觀察追蹤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獲頒2020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於現今媒體亂象時代,著為所有媒體人之標竿,他相信媒體是永遠的反對派,記者是永遠的反對者;相信媒體應該以道抗勢,不應該依附權勢,他更指出相信新聞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靈魂,而老派價值是新聞自由的靈魂。

過去廿年,我雖然參與過三家網路媒體「明日報」、「風傳媒」與「上報」的籌辦與經營,但我始終是個老派記者,一個相信老派價值的老派記者。

我相信:媒體對人應該是其是...

各界談5G時代將帶來智慧生活、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等的產業運用與發展機會,同時也帶來人工智慧與巨量資料的發展機會。這些機會將驅動既有軟硬體及巨量資料的新運用,也驅動新軟硬體的誕生,顯無疑義。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於《工商時報》撰文表示螞蟻問題在於競爭與監管。阿里巴巴集團中的螞蟻科技集團(原名螞蟻金服)原定於11月5日在滬港兩地同步掛牌上市,上交所11月3日晚間突然宣布暫緩螞蟻在科創板上市,隨後港交所也公告,暫緩螞蟻H股上市。

編按:拜登入主白宮後,美中貿易戰還會繼續打嗎?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白宮易主,但貿易戰不會休兵,只是拜登的戰略會改變。對台灣最大的影響,是TPP死而復活,變成美國亞太戰略的主軸,台灣的貿易戰略,也必須從雙邊談判的思維,回到區域合作的道路。

NCC委員懂不懂新聞專業?看了中天換照那場聽證會後,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什麼。

先談程序。NCC換照並不需召開聽證會,既召開聽證,目的就只有兩個,一是以昭公信,二是給予當事人維護權益機會。但當天聽證主持人卻廿多次駁回中天發言要求,何來維護當事人權益可言?NCC要求媒體遵守公平原則,但未經合意程序就選定的七位鑑定人,卻清一色旗幟鮮明反中天,有何公平可言?又有何公信可昭?

再談專業。NCC監理廣電媒體,廣電專業應有起碼水平...

談數位時代的科技是相當大的題目,也許可以從生活面需要來討論,科技帶來什麼改變?驅動前端科技發展有兩種動力,一是解決生活問題,二是戰爭打敗敵人,但大部分還是影響人類生活比較有關係,像核子武器發明對人類毀滅性威脅極大,國際間紛紛規範限制發展,現在數位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如AI人工智慧),大概還沒到有毀滅性的問題,因此會一直不斷發展並利用。

科技在產業、製造業的挑戰,是如何快速發展,目前對生產力的提升比較明確。至於自動化是不是危害僱用員工數短少與失業問題,目前並不重要,現在產業還在面臨缺工問題,這波疫情對數位化來說是有好處,現在科技產業在供應鏈發展,還是重要的提供者,對於如何快速提升生產力還是很重要。不過假定就要馬上轉換全部數位化,對很多中小企業確實有困難。

自由民主可能在一夕間灰飛煙滅,例如戰爭來臨時;自由民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被點滴腐蝕殆盡,例如民選政府以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時,這幾年台灣的自由民主就是例證。

以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為例。這兩項基本權利是檢驗自由民主的重要指標,言論自由是個人性的基本權利,新聞自由是制度性的基本權利,都是憲政民主程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政府即使不以聖牛視之,但也不能恣意侵犯。

但台灣的言論自由,這幾年卻屢被侵犯。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