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大於2018年選出管中閔擔任校長,遭到教育部阻攔,引發社會「拔管」爭議。前台大校長管中閔13日於新書《大學的脊梁》,紀錄當年的心路歷程,直言受到政府各部門攻擊,此書盼記錄政府侵害大學學術的歷史,留給後世一個警惕。管中閔說:「希望我是受政治迫害的最後一人!」

南部正面臨乾旱,水情嚴峻,不少立委提出應針對高耗水產業提高水價。經長王美花13日表示,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台北自來水處兩邊水費收費標準的確有落差,會在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並參考耗水費機制狀況綜合檢討,目前先以耗水費誘導用水大戶自主節水。

「垃圾不落地」當初雖有不少批判,但這些年來城市變乾淨了,人們環保意識也提升了;人們處理垃圾行為改變了,可是,用路行為似乎沒有進步,行車糾紛更是層出不窮!美國媒體CNN甚至以「行人地獄」稱之,瑞士與日本官方單位也提醒來台須注意交通狀況。政府應做的,除了改善路段設計使之更人性化、加重刑罰外,也應設法提升人們素養。

搜尋龍頭Google的演算法是否助長不公平競爭行為引發爭議,公平會已主動立案調查,並要求3月10日前提供資料。對於Google何時可以到公平會說明,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表示,社會大眾很期待,國民黨也會持續監督此事,在她強力的要求下,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承諾,會提早於5月中就請Google到會說明。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綠能 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已跨越政黨和派系,綠電尚未普及,相關工程已百弊叢生。如何消弭綠能蟑螂,成為重要課題。

陸委會9日宣布,自本月10日起,恢復開放包括大陸深圳、廣州在內的十個兩岸空運客運直航點,並預告將開放大陸13個包機航點,以及在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客運中轉;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此回應,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盡快推動兩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國內水情嚴峻,經濟部水利署9日在行政院會上報告進行水情展望與因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