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CPTPP是一高標準FTA,新成員除概括遵守既有協定外,還須做更多承諾。即便是條件很好的英國,由正式申請到完成談判,也須大約兩年。台灣未來即使取得談判入埸券,也要經歷冗長談判,所以有必要先做好短期無法加入的影響因應。
無庸置疑,迄今為止台灣與重要國家的自由貿易協議(FTA)洽簽進展有限,國內產業各界心知肚明,在難以參與RCEP下,如果台灣無法加入CPTPP,未來恐將淪為國際社會孤兒,長期不利產業參與競爭。再者,CPTPP是「友台」的日本主導,同時是中國大陸尚未加入的組織,相對較無障礙,無疑已提供台灣獲致加入CPTPP的絕佳機會。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攸關台灣命脈的供應鏈安全議題,台灣雖然居於全球關鍵地位,但迄今台灣仍以配合者的角色,以協助他國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主。目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未直接觸及供應鏈議題;供應鏈議題是在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下推動,迄今仍未有具體進展,未來應是台灣優先關注的重點。
約25家美國國防工業承包商將在5月派員訪問台灣,討論聯合生產無人機與彈藥的相關事宜,促進美台國防工業合作。
主計總處統計,3月租金類的房租指數為103.25,再創歷史新高,且近9個月的租金指數年增率都超過2%,反映租金不只漲不停,且上漲加遽加劇,政府推動租金補貼,雖可降低租屋族的部分壓力,但也可能無形中增加租客的租金承擔能力,讓房東調漲租金。
《 氣候變遷 因應法》已在日前公布施行,確定將啟動碳費徵收機制。除此之外,該法也為「碳權」交易規劃藍圖,值得關注。
綠色和平基金會等團體認為「用電大戶條款」並未有效規範企業且無助減碳,提起行政訴訟,請法院令經濟部修訂條款。法院今天開庭,雙方就 司法 能否令行政機關修訂條款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