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灣的每人GNP在一九九○年時是八千三百三十九美元(以當年物價計算),二○○○年時是一萬四千九百○六美元,二○一○年時是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五美元。如果扣除匯率變動的因素,則在一九九○年至二○○○年間,台灣的每人GNP增加超過一倍;在二○○○年至二○一○年間,則成長僅二○%。如果我們說台灣在二○○○年以後的經濟成長遭遇了瓶頸,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首先,我們要務實的看待今日嚴苛的困局;全球的經濟秩序與自然環境,在長期發展過度與分配失衡的重創下,各國都面臨雙重的危機與挑戰;經濟面,歐債危機尚未見曙光,美國的赤字與失業率依舊低迷,日本繼續失落,中國的通膨與泡沫仍籌措對策、未見解除,沒有一項數據展現樂觀前景,二次衰退的預言甚囂塵上…。今天歐美所面對的危機中,歐債與失業只是浮面的病癥,其基礎的病灶在於國家活力漸喪失、老化,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世界,一步步走向昏暗與沉淪,亟待傾力扭轉。...

台灣當前所面臨的課題當中,氣候變遷絕對是個大課題。兩個理由可以支撐這種觀點。首先,台灣當前發展型態下,溫室氣體的排放仍然趨勢向上,而且沒有穩定下來或受到控管的跡象,台灣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具有高貢獻的。

過了幾年到維也納,一翻開報紙,頭條報導的是「小澤征爾到城裏來了!」這是一種城市的風格,一片葉子一位指揮家都是這些城市敘說理念鋪陳故事的頭條題材。我們不免會羨慕這種境界,但是不要忘了,城市與社會展現的風格其實是一種結果,兩個城市都是知識分子聚集之地,長期在理念與行動上的經營,匯聚成一種傳統表現出特殊的風格。
回看台灣,這裏也曾是知識分子在苦難中發聲與行動的平台,我們也曾塑造出一種以為可以長長久久流傳下去的風格。但曾幾何時,大家都在問說「...

面對民國101年的中央組織改造,我個人頗為憂心。以前省政府時代,我在水利處服務,曾負責推動整合各水庫、管理局、建設科,都無法確定各單位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因此像水利署和水保局,這兩個都是水的單位,但權力、規範都不同,有賴未來環資部部長整合。

我多次提出建立夥伴政府的概念,因為台灣不大,並不需要五大流域管理局,況且局長十一職等誰也管不了,應強調協調的概念。這種partnership只要搭配得當可行性甚高。以現有行政院組織,...

999年(民國88年)9月23日全國降半旗三天,中秋節(9月24日)的三天假期,救災人員及相關業務軍公教人員停止放假,幾十萬人在不一樣的月光下等待救援,天涯明月共此時,可嘆的是月圓人未圓。每個人盯著電視、廣播、報紙與網路關心救災現況,都在問「我能做什麼?」,而且真的著手準備各種捐助與救援。

9月21日凌晨1點多,我還在台大研究室向喜歡半夜上班的助理王傳華,交代一些要做的工作,忽然停電,過沒多久一陣搖晃,歷時三、四十秒之久,...

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指出,莫拉克颱風不會是讓國家防災機制全面啟動的第一個颱風,以國際級的國家防災應變能力而言,台灣欠缺長期以來的國土監測、災難預警預防、事故發生的緊急應變措施網絡、災後重建的社會心理輔導與民生支援;而這些需要長期耕耘與寂寞相伴的第一線工作性質,在世俗眼光下難以被看見與鼓勵。莫拉克不會是最後一個莫拉克,我們只是在向苟延殘喘的虛擬安全提款。

李鴻源教授無奈苦笑說:「毎當國家重大災難發生我只要拿出歷年的數據圖表、...

為打造新北市的永續水環境,新北市政府開始著手進行20年的永續發展規劃,以治水、透水、淨水、親水為目標,打造永續發展的流域環境。為能瞭解市民需求,在2011的上半年,以新北市三大流域:1.新店溪、2.大漢溪、3.淡水河主流域及基隆河為範圍,陸續舉辦三場流域工作坊暨局長座談會,廣納市民的水環境願景,共同勾勒水環境願景。

治理是一個上下互動的過程,除了要求公部門的變革外,更要求民間的溝通參與。在民間公共溝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