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數位時代下,台灣以民主人權國家自豪,當人民配合政府政策時,因信任將個人資料交由政府收集、處理、利用,依《個資法》規定,使用目的必須與收集時的認知一致,使用目的也必須讓人民了解,無模糊地帶。又先前《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政府可能不當監控人民的疑慮而遭到擱置。現實聯制資料是否更應謹慎處理。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23日公告,自台灣、韓國、泰國與越南進口之「乘用車與輕卡車」輪胎反傾銷產業損害調查終判結果,認定自上述各國進口的輪胎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美國商務部預計7月初將發布反傾銷命令,對相關業者課徵反傾銷稅。
中央銀行昨(24)日公布5月金融情況,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分析,目前經濟機構預測,國內疫情可望在第3季獲得舒緩,由於台灣出口暢旺,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GDP)的影響有限。
全國防疫升級至第三級並且延長,國人減少外出,衝擊民間消費,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急速增溫。根據勞動部昨(24)日發布最新統計指出,目前實施無薪假有987家,一周內大增362家;人數更是首度破萬人,達10,229人,其中以住宿餐飲業暴增近2,000人最多。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23日呼籲國會應儘快調高或凍結聯邦債務上限,否則最快在8月國會休會時,美國恐再度面臨到債務違約的風險。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同意一份由跨黨派聯邦參議員提出的1.2兆美元協議,以翻新全美道路、橋梁與公路,並協助刺激經濟,讓他的其中一項國內施政目標取得重大突破。
國際貨幣基金(IMF)25日將討論一項創紀錄的6,500億美元新準備金提案,希望能在8月中旬以前通過,以幫助在疫情期間蒙受重大經濟與健康損失的弱勢國家。
編按:《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台灣物價漲幅不容輕忽,倘若物價上漲時間持續太久,導致民眾形成通膨預期,甚至是造成通膨預期不斷上升,只怕屆時台灣社會將因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