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今年以來,日圓貶勢超乎大家預期,成為金融市場矚目焦點,外界好奇為何日本央行升息後,日圓不升反貶。未來日圓走勢如何?
當沖證交稅減半優惠,從2017年開始實施,本來時效一年,但經多次展延,至今仍未落日。最近,由於展延後的實施年限(2024年12月31日)又將屆期,金管會與相關金融團體已搶先呼籲財政部繼續給予展延。只是這次的展延,不但從以往的三年加碼到五年,甚至還出現將其「常態化」的建議。 賴清德總統率領的「AI內閣」甫就任,各界正全神關注這個團隊的表現,財政部對此案的決定,毋寧是評估新政府能否維護財政紀律的最佳指標。
回顧歷史,...
「 房租 與 通膨 之間正在呈現相互螺旋上升」,對於 房市 火熱以及 電價 上漲對 CPI 的影響,參與國泰金產學團隊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24日在國泰金所舉辦的 景氣 展望發表會上,宣布調升今年CPI從1.9%增至2.1%,主要納入電價上漲傳遞效果,以及房租、醫療費用與食物類增加,直指「台灣今年要面對通膨課題」。
徐之強引用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周說的話,直指房租增加對今年通膨影響值得關注,「房租與通膨之間正在呈現相互螺旋上升」,...
財劃法 的修正詭譎多變,「斗然而來,戛然而止。」
距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6月5日浩浩蕩蕩地召開了第一次初步審查會與第一次公聽會後,不過兩周的時間,財委會全體委員會議於6月19日表決,通過國民與民眾兩黨委員臨時提案,建請財政部在第二會期開議(9月22日)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至於目前的20件修正提案,決議:「另擇期繼續審查」。換言之,本會期財劃法修正的討論已經結束,進度在原地踏步。
...
歐盟與中國大陸將協商電動車關稅。華爾街日報(WSJ)分析,面對中國大陸製造業出口對全球發動的「中國震撼2.0」攻勢, 美國的因應作法是深溝高壘,歐洲則是欲拒還迎。 WSJ分析,儘管面對「中國震撼2.0」威脅,歐洲領袖仍積極爭取中方投資,一些專家認為,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較溫和的關稅,意在鼓勵中國大陸業者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
歐洲與中國大陸加強合作,有助抵銷美國前總統川普二進白宮的風險。川普已強調若他再度主政,...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召會,每屆三中全會大多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但 日經亞洲分析,在新時代的中國政治時常優先於經濟,11年前的三中全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市場的作用,但最終發動反腐來集中權力。
日經亞洲(Nikkei Asia)20日刊登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的文章。他是東京的日經新聞社論撰稿人,曾在中國擔任7年特派記者,後來擔任中國分社社長,是2014年范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獎(Vaughn-...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大陸當前基礎設施投資預計所需資金達人民幣(下同)16.5兆元,遠超財政預算可提供的10兆元規模。他指出,要實現今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中央財政需要擴大發債規模,增加財政赤字。
界面新聞報導,余永定表示,根據他年初所做的假設相比,除製造業投資外,1~4月大陸總需求各構成部分的增速都略低於當時的假設,特別是1~...
為落實2050年淨零目標,內政部規劃建築減碳「公有先行」,全台民間建物也開始得繃緊神經。內政部20日表示,已完成建築部門淨零措施,將在2026年提前達成公有新建物,須全面取得建築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未來也會全面觸及到民間的新建物。
國土署進一步表示,最快明年提出修法草案,儘速依建築法規強制實施。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時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