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震撼2.0 歐美各自接招

歐盟與中國大陸將協商電動車關稅。華爾街日報(WSJ)分析,面對中國大陸製造業出口對全球發動的「中國震撼2.0」攻勢,美國的因應作法是深溝高壘,歐洲則是欲拒還迎。WSJ分析,儘管面對「中國震撼2.0」威脅,歐洲領袖仍積極爭取中方投資,一些專家認為,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較溫和的關稅,意在鼓勵中國大陸業者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

歐洲與中國大陸加強合作,有助抵銷美國前總統川普二進白宮的風險。川普已強調若他再度主政,將對進口品全面加徵10%關稅,會對歐洲造成重大威脅,從而使歐洲願意緩和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張關係。果真如此,歐中工業及科技關係將增強,歐美關係將減弱,且中國大陸品牌的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角色將愈來愈重。

再者,若全球貿易斷裂,歐洲的損失將比美國嚴重。歐洲製造業就業人數是美國的兩倍半,用於出口的製造品比率約33%,高於美國的20%,製造業產值占整體經濟的15%,也高於美國的11%。

歐加徵關稅 對陸車企衝擊小

 

 歐洲對自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徵收最多38.1%臨時性反補貼關稅額前夕,兩國高層官員於22日展開磋商。目前結果尚未出爐,但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對於歐洲的成本優勢在50%~100%之間。由於成本優勢巨大,因此即便加徵關稅,對中國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中國商務部官網最新公布,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2日與歐盟執委會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外界密切關注磋商結果。

 歐盟加徵關稅一事不僅影響中國車企,對於在中國設有龐大製造基地的德國車企亦是憂心忡忡。新華社報導,王文濤22日與正在北京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會面時就表示,希望德國在歐盟發揮積極作用,就電動車關稅問題與歐方談判。

 哈貝克表示,德國政府對歐盟發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深感憂慮,認為會對歐洲綠色轉型進程和消費者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也擔心在中國的德國車企利益受損。他指出,加徵關稅是最糟糕的手段,將會陷入貿易摩擦升級的惡性循環。

 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22日出席一場論壇時分析,中國車企的綜合成本優勢愈來愈大,即便被歐洲加徵20%的關稅,歐盟消費者未蒙其利,對於中國車企的影響幾乎是零。歐盟對中國新能源車加徵關稅的理由是中國給予補貼,「這是歐盟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說法」,實際上是中國車企進步太快,歐洲車企需要追趕喘息的時間。

 歐盟擬定7月4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依照不同廠牌加徵幅度不等的關稅。其中,對比亞迪電動車加徵17.4%關稅,對吉利電動車加徵20%,對上汽集團電動車的加徵稅率最高,達38.1%。

電動車反補貼 中歐啟動磋商

外媒分析歐盟籌碼有限 存在中歐工業綜合體 德副總理不滿北京挺俄 衝擊安全利益

image

大陸與歐盟商定,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圖為2023年9月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的比亞迪展區。(新華社)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2日應約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與此同時,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22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力挺俄羅斯是德中經濟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強調北京支持莫斯科是會產生經濟後果的。

 同日,王文濤會見哈貝克,也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重申了中方的反對態度。王文濤表示,早就做好了與歐盟磋商準備,並希望德方在歐盟內發揮積極作用。

 而在即將展開的磋商中,歐盟能在談判桌上進行迴旋的「籌碼」或許並不多。《華爾街日報》23日分析,在歐洲、中國、美國的貿易關係中,中歐實際上將走得更近。歐洲領導人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簡單地對大量中國進口產品設置更高的關稅壁壘,而是選擇「敞開懷抱」歡迎中國企業。

 報導稱,今年以來,除匈牙利、西班牙陸續招攬比亞迪、奇瑞等中國企業前去投資建廠外,日前,波蘭國資部也表示該國政府已經與吉利控股集團會面,商討在本土建造電動汽車工廠的計畫。

 根據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榮鼎集團匯編的數據,儘管近年來中國對歐洲現有企業的收購有所下降,但綠地投資仍迅速增長,這部分投資占據了中國去年在歐直接投資的78%。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柯克加德表示,歐盟的做法是「承認中歐工業綜合體的存在,並明確試圖鼓勵更多此類工業綜合體的發展」。

 《華爾街日報》認為,歐盟做出此舉的原因是,在歐洲仍擁有大量製造業的前提下,歐洲難以像美國一樣敢於「中斷」全球貿易。尤其歐洲汽車業與中國汽車業已經通過合資企業緊密綑綁,例如福斯有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和很大一部分利潤都來自中國。

 另據美國之音報導,哈貝克在北京與中國官員舉行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時談到俄烏戰爭。他說,「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是支持俄羅斯的,重要的是,中國要知道,這場衝突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德國和歐洲的安全利益」,他呼籲歐盟採取統一的對華政策,並認為德國需要一個著眼未來30年的新中國戰略。

陸商務部與歐盟會談 電動車關稅爭議解套要展開磋商

中國大陸和歐盟經貿爭端升高之際,大陸商務部22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

正在大陸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稱,從現在到11月,歐盟和中國之間還有充足時間,就關稅問題展開更多對話。他相信開放市場,但市場需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歐盟的目標是為雙方建立平等環境。

哈貝克是歐盟執委會6月12日宣布向中國電動車加徵額外最高38.1%關稅後,首位到訪中國大陸的歐洲高級官員。目前他已從北京轉往杭州和上海訪問。

歐盟對大陸電動車徵關稅大事紀

據大陸商務部發布,王文濤22日會見哈貝克時稱,歐盟近期發布初裁,擬(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旨在打壓中國企業發展,是典型保護主義措施。他稱,如歐方一意孤行,中方將採取必要行動,包括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

哈貝克則稱,德國政府對歐盟發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深感憂慮,認為會對歐洲綠色轉型進程和消費者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也擔心德國在華車企利益受損。他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加徵關稅是最糟糕的手段,將會陷入貿易摩擦升級的惡性循環,只有對話協商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不過,哈貝克在北京舉行的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上提到,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是柏林和北京經濟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北京不支持俄羅斯的戰爭,歐洲和德國就不會減少對中國原材料和關鍵商品的依賴。

他在與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會面時提出,中國必須了解烏克蘭戰爭損害歐洲利益,歐盟關稅不是懲罰,而是旨在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一場會議上說,美國對中國加課關稅,將使中國出口需求急遽下滑...
這項由榮鼎集團進行的研究凸顯了習近平標誌性產業戰略「中國製造2025」計劃釋放的巨額國家支持已使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有所增強。...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