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曙光請辭 潛艦國造未來?

賴總統同意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請辭,由於黃是蔡政府自製潛艦(IDS)計畫核心人物,從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其去職引起各方關注。但知情人士表示,從賴總統上任之後,潛艦主導權逐漸回歸海軍司令部,黃曙光「欽差大臣」重要性早已大不如前。正因如此,知情人士指出,如今黃曙光請辭公職,對測試中的原型艦海鯤號或未來量產計畫,影響都有限。

IDS堪稱蔡政府「國防自主」政策下最具野心、開銷最大的方案。考慮到難度與保密性,過程幾乎是單線領導,由黃曙光組織專案小組,直接向總統(國安會)負責。黃曙光也曾發下豪語,等到海鯤艦出海測試潛航,自己一定隨行,以示負責。

蔡政府後期,潛艦案爆發爭議,時任國防部長邱國正面對媒體,雖強調絕對相信黃曙光清白,但也坦言並未過問IDS細節。同樣道理,劉志斌、梅家樹兩人擔任海軍司令期間,對於IDS也只是配合。

現任海軍司令唐華於前年四月上任後,局面開始改變。軍中與政壇傳出,IDS逐漸回歸體制,由海軍司令部主導。去年四月,黃曙光發表聲明,宣布「身心俱疲」,辭去潛艦小組召集人之職。不過,賴總統五二○上任後,仍然續聘其為國安會諮委。當時府方人士宣稱,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倡議制訂「國家安全戰略法」,有侵奪國安決策權之嫌,黃曙光將負責研擬因應對策。但過去一年來,該法並未成為藍營優先法案,政府方面也未再提及。

黃曙光之後,誰是IDS負責人?包括唐華與台船兩任董事長黃正弘、陳政宏,對此都曾表示,現在並無「專案小組召集人」頭銜,若非要說負責人,就是依慣例由業主(海軍司令)擔任。至於未來是否要陪同「隨艦下潛」?台船總經理蔡坤宗說,黃曙光當初是宣示,請民眾不要擔心;但就專業角度,潛艦空間狹小,若非負責操作與測試任務的人員,其實不應上船參加。


延伸閱讀:

新聞分析/國造潛艦交船跳票 華麗話術面臨檢視

國防工業是最先進科技的結晶,研發作業是高風險投資。即使水準最高的美國,武器開發也從無一帆風順例子。計畫延宕、加錢甚至失敗收場,固然令人感到挫折,但也非天崩地裂的災難。

黃曙光離職與相關人士爆料,引起外界對國造潛艦(IDS)計畫成敗的關心。如今已是九月最後一天,海鯤艦尚未進行潛航測試,交船目標幾乎確定跳票。但若憑此推論海鯤乃至IDS已經「完蛋」,則又流於嚴重誇大。

問題是近年台灣政壇,執政當局把「認知戰」奉為圭臬,把自製武器當成鼓動民眾情緒的大內宣重要一環。不但要拚命吹捧自身成就,更要對外界質疑聲音祭出誅心之論,質疑其勾結對岸,存心削弱國防。

計畫被吹捧到如此「高大上」,自然難以忍受一旦挫敗帶來的損失。然而,再華麗的話術也會「藥效」到期,最後仍要面對現實。此時願意承認挫敗,已經是負責表現;如果削足適履,對外粉飾太平,對內放水蒙混,才是埋下更大的禍患。

面對海鯤艦、乃至IDS計畫的未來,政府該做的是戒絕過度宣傳掛帥,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檢視如今計畫成果。如果真須追加預算,或者必須延長時程,就老老實實承認。執政者如果希望社會輿論不要過度吹毛求疵,不要抓到問題就往死裡打,首先得要反求諸己,必須帶頭展現開誠布公,願意坐下來把局面講清楚的負責態度。

另一方面,政府砸錢建造海鯤號,確實展現我方造艦決心,歐美陣營近年也對中共崛起戒心日增,這些因素對IDS計畫的後續商源引進,絕對都是利多。在此情況之下,軍方乃至執政團隊,面對國會或社會大眾,應該一定程度放寬資訊尺度,而非將「保密」小圈圈無限上綱。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公眾信心,一旦出現負面小道消息,才不易引起盲聽盲從。

郭璽、黃征輝都曝海鯤艦「系統整合出問題」

郭璽表示,黃曙光請辭,代表他百分百跟IDS切割,因為意見不被接受,現任海軍司令唐華開心了,因為終於氣走黃曙光。郭璽表示,海鯤艦海測延宕,原因出在整體載台管理系統(IPMS)出問題,戰鬥系統的訊號無法傳給魚雷管。韓國來了三批工程師,仍然連結失敗。水面艦出問題可以拖回來,潛艦則是攸關數十條人命,所以不敢出海測試。

他說,國防部呈報的後續艦預算為2800餘億元,但當初請廠商為7艘一起報價,後來改為兩艘,廠商以不符當初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要求重新報價,結果每艘只能買原先不到60%的裝備。賴清德現在也不敢要求再追加40%預算,因為國民黨不會答應。

黃征輝則說,黃曙光擔任國安會有給職諮委,享有比照部長的優渥待遇,若非迫於外力,不應在此時主動請辭。他指出,海鯤號7月3日結束浮航測試後,竟緊急進入台船乾塢,一待就是61天,這種情況極為罕見,意味所涉工程並非小修小補,而是重大問題。如今台船總經理公開承認,9月不可能完成海試。即便外行人也應明白,海鯤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表示,台船從未建造潛艦,系統整合能力顯然不足,因而必須依賴專家技術協助。然而,海鯤號聘的直布羅陀GL與韓國SI兩家技協,不僅名不見經傳,甚至在2022年1月,韓籍顧問曝露的錄音檔顯示,GL是詐騙集團,SI使用假資料。台船明知被騙,卻不敢說出實情。因為一旦說出實話,可能整個案子都會中斷。

他表示,IDS不可能「說斷就斷」,沒人能夠承擔政治風險,後續應如何收尾?一是必須安全優先,不可為趕時程倉促下潛;二是風險控管,海鯤號造價新台幣530億元,交艦前責任全由台船承擔,一旦發生事故,不僅人命難以估價,單就已投入金額就已超過台船四個股本。三是專業協助,必須尋求真正具備潛艦整合經驗的國際團隊,若實在不可得,當年海龍、海虎潛艦在荷蘭建造,海軍曾派專業監造團隊實地學習整合技術,這批人部分仍在國內,建議透過海軍協調他們投入協助。

相關新聞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日前對巨大集團台灣廠區製造的自行車與零組件發布暫扣令(WRO),理由涉及疑似侵犯移工人權,震撼全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
全球數位金融快速發展, 穩定幣 (Stablecoin)與央行數位 貨幣 (CBDC)之間的定位與差異逐漸成為關注焦點。央行指出,...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24日宣布,對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發出暫扣令,即日生效。理由是台灣廠區存在「強迫勞動」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