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效應擴大 減班休息暴增3千人

-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人數6,246人,較上期通報的3,055人暴增3,191人。勞動部指出,製造業受創最深,尤以金屬機電工業中的「機械設備製造業」為重災區。
統計顯示,本期減班休息增加家數以製造業中的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共有231家、5,731人,約占製造業逾八成。其中又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多,通報125家、3,247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表示,製造業仍是主要受影響產業,反映在外銷訂單不穩、客戶延後下單,導致人力需求暫時趨緩。
黃琦雅指出,這期通報中,100人以上的中型企業有16家、影響2,377人,占總數三成,集中在機械設備製造業。廠商普遍反映,若訂單回籠,有用工需求即可恢復,不過長期的訂單需求能否回穩仍待觀察。
勞動部表示,減班休息並非無薪假,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新台幣28,590元,且雇主仍須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及提繳勞退。
勞動部表示,目前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有74%的企業、244家為適用僱用安定措施的產業;另外,81%、共5,940人員工,可以申請薪資差額補貼。
勞動部指出,若是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朋友,非屬僱用安定措施之業別,也可申請訓練津貼,勞工利用減班的時間來參加勞動部訓練,可請領每小時190元的訓練津貼,在薪資差額內,最高每月領17,210元。
黃琦雅表示,不排除減班休息人數將持續增加,勞動部也會密切關注後續趨勢,並加強宣導支持措施。
延伸閱讀:
三三會林伯豐喊話政府給「2大援助」:一年過後必有改善
台灣暫時性關稅20%,加上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實際「20%+N」的稅率已上路,先前已傳出不少中小企業訂單銳減而大放無薪假,勞動部最新統計指出,本期「減少工時」通報統計,共有7334人實施,人數較前次暴增超過2400人,台玻董事長、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7)日建議政府可透過兩種方式支撐中小企業,「一年過後一定會有所改善。」
「中小企業無薪假無可奈何。」林伯豐表示,員工上班,公司要發薪水,但可能沒有這些資金,建議政府對於這些放無薪假的工廠,給予企業所得稅減免,或者紓困計畫給他一個空間,支持他們1年,一年過後,美國也會改變,「不要在看不到的這一年,這些工廠就已經撐不下去了。」
林伯豐重申,在稅、費、銀行貸款,政府要幫中小企業尋求適當的辦法幫忙,「一年過後,一定會有改善。」至於為什麼年會有改善?他說,美國明年期中選舉,不管川普能不能繼續、共和黨是不是還是一樣維持多數,就算繼續維持多數,權力的變化也不可預測,「一定會有改變」。
若美國政治版圖改變,他認為,關稅也會有所改變,那這樣的話,中小企業只要撐到明年,能夠度過,很有機會再回到原來健康的狀況。
近日美國商務部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預告將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經貿辦)已證實,台美雙方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肯認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經貿辦強調,我方希望透過協議,爭取更好、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及232關稅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