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誘惑: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給無核國家帶來的警示

川普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能否奏效還難以預測,因為打擊和隨後達成的脆弱的停火協議都是剛發生不久的事情,但一個陰影已經逐漸產生,那就是伊朗以及其他國家將從這件事中得出與白宮預期截然不同的結論:在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擁有核彈是唯一的防衛手段。

朝鮮是上一個擁核國家,它從未面臨過這種打擊。朝鮮多年抵制國際社會的棄核要求,其核地位現在已經難以改變。川普與朝鮮獨裁者金正恩有過「友好的信件」往來,還見過兩次面,均無功而返。反觀伊朗的核問題,川普在對伊朗領導人做出新的外交姿態數週後,便出動了B-2轟炸機。

「伊朗獲得一個小核武庫的風險現在比上週的事情發生前更高了,」曾在歐巴馬執政期間與伊朗談判的軍控專家羅伯特·艾因霍恩說。「我們可以料想,一些強硬派正在力主邁過擁核門檻。」

即使伊朗孤注一擲,它在製造核彈上仍會面臨重重障礙,艾因霍恩說,尤其是伊朗知道,如果美國和以色列察覺到異常的話,將再次發動攻擊。現在尚不可知處於孤立、削弱且混亂狀態的伊朗領導人是否甘願招致打擊。

然而,核擴散邏輯的陰影已逼近,因為世界普遍認為擁核大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越來越不可靠,甚至欺負弱小的鄰國。分析人士指出,從波斯灣和中歐到東亞,無核國家都在關注伊朗的困境,盤算著自己應該從中汲取的教訓。

「朝鮮當然不後悔擁核之日,」克里斯托弗·希爾說,他曾是2007年和2008年與平壤談判的牽頭人,這些試圖說服朝鮮放棄核武項目的談判進行了很長時間,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希爾指出,核彈誘惑對美國的中東和亞洲盟友變得越來越大。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這些盟友一直在美國安全保護傘的庇護下。但現在它們面對的是川普,這位總統認為聯盟體系與他的「美國優先」願景格格不入。

「對於所謂美國核保護傘的假設,我會持極其謹慎態度,」希爾說,他曾在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當總統期間出任駐韓國、伊拉克、波蘭以及塞爾維亞大使。「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國家已在質疑,美國是否還靠得住。」

儘管新上任的總統李在明已誓言改善與朝鮮的關係,但韓國支持發展核武器的人越來越多。2023年,美國總統拜登與韓國簽署了一項讓該國更多地參與美國核項目的協議,部分是為了防止韓國政界人士和科學家推動發展本國核武能力的努力。平壤民眾觀看政府發布的火箭發射影片,據稱發射時間為2017年。

在日本,公眾受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遺留下來的影響,長期以來支持裁軍。但在日本國內已開始辯論是否效仿部分北約國家,在本土部署美國核武器。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聲稱,如果烏克蘭保留了一些蘇聯時代的核彈的話,或可免遭俄羅斯的入侵

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在俄烏戰爭早期威脅使用戰術核武器,迫使拜登政府在如何積極地武裝烏克蘭軍隊上有所猶豫,也加深了人們對其他修正主義大國可能利用核訛詐恐嚇鄰國的擔憂。

外界從烏克蘭身上學到的教訓最終可能是,「如果你擁有核武器,留著它們。如果你還沒有,就去爭取,尤其是當你沒有美國這樣的強大盟友作為你的捍衛者,而且你與一個大國存在可能導致戰爭的爭端時,」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分析師布魯斯·里德爾和麥可·奧漢隆在2022年寫道。

美國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是伊朗的主要競爭對手,它對德黑蘭的核野心保持著高度警惕。專家們說,如果伊朗確實獲得了核武器的話,沙烏地阿拉伯會感受到發展核武器的巨大壓力。美國雖以民用核計劃援助安撫沙烏地阿拉伯,但相關談判被色列在加薩對哈馬斯發動的戰爭所打斷。

然而,儘管外界普遍預測會出現地區軍備競賽,但這種情況還未發生。專家們表示,這既是防擴散政策成功的證明,也折射出擁核這條路不好走。

中東是擁核夢想破滅的混亂之地。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的核項目都已被外交、制裁或軍事打擊終結。作為警示案例,利比亞的結局也許最讓人記憶猶新:穆阿邁爾·卡扎菲在2003年放棄了他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八年後,北約支持的軍事行動推翻了他的政府,卡扎菲從一個水泥管道裡爬出來後,被他的人民毆打槍殺。於2004年,喬治·W·布希總統觀看利比亞交出來的部分材料,交出這些材料是利比亞同意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的一部分。

伊朗的戰略是,在積極進行鈾濃縮的同時不製造核彈,但這個戰略最終也未能保護它。

「如果有人正在把伊朗視為一個案例的話,川普已向世界展示,伊朗的戰略不能保證你免遭軍事打擊,」布蘭迪斯大學教授加里·薩莫爾說,他曾在歐巴馬政府和柯林頓政府參與軍控談判工作。

薩莫爾說,討論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的打擊會如何影響其他國家的考量還為時過早。「這次結局如何?」他問道。「是達成協議?還是伊朗繼續致力於發展核武器?」

研究核擴散問題的專家天性謹慎。但有些人試圖從上週發生的事情中找到一線光明。艾因霍恩說,川普兌現了他要對希望擁核的伊朗進行轟炸的威脅,這給面臨核威懾焦慮的美國盟友們遞上了定心丸。

「莫斯科方面、平壤方面,還有北京方面,」艾因霍恩說,「他們不僅見識到了美軍的作戰範圍和實力,也注意到了這位總統有使用那種能力的意願。」

 

相關新聞

美國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CNN專訪時表示,美國應該「降低對其他國家的依賴」,並將科技製造業遷回國內。此外,...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布最新外貿成績單顯示,在搶出口效應仍存等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6月份出口與進口年增速均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不,他們尚在巔峰...
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與三個月前相比,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