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舒爾茲談AI 「辨別錯誤」是人與AI差別

AI蓬勃發展,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倫·舒爾茲受邀來台,11日在台師大舉行「不確定性、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專題演講。舒爾茲表示, AI有助於創新,但AI並非完美,所有模式都可能有誤判或誤差,當蒐集到錯誤資訊,可能讓模式走偏,在創新過程也可能出現作弊行為,懂得如何分辨和處理這些例外,將是人和AI的差別。
諾貝爾得主抵台 從AI聊到人才、永續
全球經濟日益複雜、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時代,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最優決策,成為企業、金融市場與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課題。台師大、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Taiw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Stanford邀請舒爾茲今日前往台師大舉行專題演講,深入剖析風險管理與資本市場運作的關鍵原則,並結合當代AI技術與永續發展趨勢,提出創新洞見。
舒爾茲因共同開發布萊克-舒爾茲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Model) 而獲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該模型提供了一種精確計算金融衍生品價格的方法,奠定了現代金融工程的基礎,並廣泛應用於投資組合管理、風險評估與市場預測。
除了學術貢獻外,舒爾茲亦活躍於金融業界,曾擔任對沖基金與投資機構顧問,並致力於應用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投資決策的準確性。他的研究對於應對市場動盪、金融風險管理及全球經濟永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找回人的價值 人工智慧並非完美
「AI並非完美!」舒爾茲說,AI發展過程從歸納蒐集資料開始,然後進行推論,可以處理非常多資料的大數據,但也會有邊界,到某個點就會停止資料蒐集,不可能無止境蒐集資料,因此會有例外,往往會因為例外影響資料歸納跟推論,如何處理意外很重要,這也是人類跟AI最大差別。
舒爾茲強調,AI可以降低錯誤率以及更好數據測量,任何模式都會有誤差,這是不確定性的一部份,數據挖掘一旦有錯誤,會讓模式走偏,如果用習慣用數據做推論會有偏差,同樣數據不段挖掘也會越來越沒價值。
舒爾茲提到,隨著AI發展,有些人會鑽資安漏洞去操縱數據,不確定性越高時,作弊行為也會越多,例如加密貨幣,如果沒有監管,就會出現很多違法行為,因此好的決策者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快速創新,但也要注意創新的不確定性可能衍生許多作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