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寫歷史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辭世

編者按: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12月25日逝世,享年85歲。史景遷出生於英國,曾長期擔任耶魯大學教授,他研究中國歷史,以獨特視角、以講故事的方式寫作。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為《追尋現代中國》,從17世紀的明朝鼎盛時期講到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示威遊行,娓娓道來的敘述橫跨近四百年的中國歷史。

認識史學大師 曾來台參與「傅斯年講座」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生於英國薩里(Surrey)的書香門第,從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 Cambridge)歷史學系畢業後,負笈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先後師從芮瑪麗(Mary C. Wright)與房兆楹,他的中文名字即為房兆楹所取,意為「景仰司馬遷」。

史景遷2004至2005年間擔任美國歷史學會(AHA)主席,2009年應邀至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擔任「傅斯年講座」。他的夫人金安平生於臺灣臺南南,也是房兆楹的弟子,也在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專攻中國思想史。

費正清之後美國漢學代表 一生探求人文主義

史景遷被認為是費正清之後美國漢學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獲得過麥克阿瑟獎金、《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和眾多其他榮譽,他寫了十多本關於中國的著作,還出版了評論、散文,舉辦講座。他的著作還包括短篇人物傳記《毛澤東》、《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等

對史景遷部分作品持尖銳批評態度的阿里夫·德里克,曾概述史景遷表現在其作品字裡行間的兩個顯著特徵:致力於從不同文化的差異中,探求人類共同本性的人文主義追求;堅持的是不帶任何傲慢地面對不同社會之間文化差異的普遍主義立場。

各界表示緬懷 典範行學者辭世

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追尋現代中國》可說是一部具有時代重量的代表作,也是時代的經典,「史景遷是典範型的學者,他的寫作很嚴謹,不管是自學、研究與創作風範都能給後代作家與學生參考,現在這種典範型的作家已經不多見了。他的逝去令人遺憾。」

左岸文化第二編輯部總編輯龍傑娣表示,史景遷與他的妻子金安平合著的《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同樣是具有代表性作品,「這原本是台灣唯一沒有引進中文版的作品,經過一番努力,也有中文版了,這是一本較為大眾化也平易近人的書,一般讀者可親近閱讀。出版時他與太太也很親切、信任,特別簽了300本書給中文版讀者。」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先後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九三閱兵,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26國領袖見證下,發表重要講話,...
在中國,股票資金的流出正在擴大。7月有583億美元流向大陸之外,創歷史新高。原因在於在房地産不景氣長期化的情況下,為了便於投資者積累資産,...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警告,美國失控債務恐引發經濟危機,甚至可能考慮債務重組;同時批評川普政府加強國家控制,社會分歧加劇,獨裁式領導風險升高。
回顧一下過去十年,什麼是最好的投資品?無疑就是比特幣了,十年間比特幣的價格由2025年初的299美元漲到最近的117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