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奈米以下製程之 IC 製造技術列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國科會12/5公告共22項技術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這次公告內容以具主導優勢與保護急迫性之技術為第一波清單,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技術領域。

在半導體部分,國科會公告,14奈米以下製程之 IC 製造技術及其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技術、以及異質整合封裝技術-晶圓級封裝技術、矽光子整合封裝技術及其特殊必要材料與設備技術等,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另外,晶片安全技術、後量子密碼保護技術、及網路主動防禦等技術,涉及資訊安全,亦列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國科會表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以下簡稱審議會)」已於民國2023年11月14日完成召開,並由行政院於2023年12月5日公告共22項技術。此次公告內容以具主導優勢與保護急迫性之技術為第一波清單,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技術領域。

國科會表示,有關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旨在確保國家安全與產業競爭優勢,針對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加強保護,避免非法外流至國外造成國家與產業利益受侵害,並不影響合法商業行為及技術交流。國科會及各相關部會後續將配合技術發展的變動,持續廣納意見,預計將於三個月後滾動檢討。

國科會表示,審議會依循國安法之法定程序完成認定,技術清單已由行政院公告,並送立法院備查。國科會及各相關部會後續將配合技術發展的變動,持續廣納意見滾動檢討,以保護我國重要的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如有技術之營業秘密不法外流,依法由檢調單位偵辦。為辦理相關司法案件,司法院已於民國2023年2月15日修正通過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4月26日修正公布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在保護我國重要關鍵技術的同時,使我國成為國際可信賴的科技合作夥伴。

 


延伸閱讀/學者:晶片禁令為產業設防火牆

 國科會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政府此項作法是幫產業做防火牆,避免不經意觸及美國「無遠弗屆」的規範。另外,台積電對此未表示意見,其他半導體廠商則評估,營運不受影響。

張建一指出,涉及國家安全的技術加以管制,美國是表態、動作都最明確的國家,美國晶片法甚至限制美商十年內到中國大陸投資,最大考量是發現中方懂得邊做邊學,美方要及早防禦。

張建一提醒,政府將國家暨產業防禦地圖畫出來,廠商就不能以「不是故意的」作為理由,在台灣被官方糾舉發現尚有機會辯白;一旦產品出口到美國、被美國抓到,將不是賠錢了事,業界主管被判刑責更令人生畏。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則表示,清單上的晶片安全技術、後量子密碼保護和網路主動防禦技術,主要是基於我方國家安全,需要特別保護;半導體相關關鍵技術十分明顯來自美國,要遵守美國的規範,美方已說出「明年1月要來竹科說明」,台灣當然要有所回應。在衛星、太空規格、通訊/通信相關方面,陳信宏認為,廠商應做好「技術上的分流」,因為大陸在這些領域的技術相當先進,且有自主性。

另外,國內成熟製程大廠聯電表示,一切依法遵照辦理,力積電則指出,並無14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營運不受影響。至於今年以來受到外界關注的太空科技相關技術,耀登表示,該公司設計、生產的酬載系統是地面型,並非衛星對衛星間的光學酬載系統,因此,公司營運不受影響。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