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效應...工商團體3大建言 為台商突圍

九大工商團體找三黨總統候選人舉辦「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後,提出三大訴求為台商找出路。九大工商團體認為,台灣仍處在CPTPP跟RCEP「圈外」,短期又不易加入,為突破困局,不能忽視大陸已是RCEP成員國的事實,建議應務實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建立台灣為製造的「腦力」中心。

 九大工商團體以產業界的角度表示,台灣絕對不能忽視大陸已是RCEP成員國的事實,特別是,大陸近年來積極與他國簽訂FTA,至今已經與26個國家/地區簽署了共19個FTA,同時,持續和「一帶一路」國家加強經貿合作,這些區域整合下的經濟一體化,應該有助於企業連結更多市場,拓展商機。

 相對的,面對美中對抗、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工總調查發現,2020年以來,在陸投資的「有根台商」,近半加速「中國+1」布局,並以新南向國家為主,顯示,在RCEP效應下,台商大多看好新南向國家的發展。

 工總綜合調查結果研判,多數台商傾向繼續保留大陸產線規模,以「中國+1」的方式分散營運風險,其中,新南向國家已成為台商首選。因此,為能從目前未能加入區域經貿組織中突圍,九大工商團體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正視大陸透過FTA連結歐亞非龐大市場的事實,務實的推動兩岸產業合作,且可從5G、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建設」找到新切入點。

 二是,台商在新南向國家的布局已逐漸形成產業聚落,可建立台灣為技術、研發及精密製造的腦力中心,而大陸、東協及南亞國家為原料、中低階製造的外圍生產的供應鏈模式。

 三是,與新南向國家推動雙邊產業合作時,應掌握目標國的產業政策與需求,以及建立台商資料庫。工商團體認為,越能充分掌握雙方的條件和需求,越能找出互補性高的產業合作機會,深化並落實與新南向的產業合作。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