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逆襲 警示台灣要蓄積人才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更遑論還要培養及儲備未來科技所需的人才。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方式,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值得政府審慎評估、未雨綢繆,結合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台灣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永遠占有重要的席位。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華為新手機Mate 60 Pro的問世引起全球關注,對於是否使用中芯製造的七奈米晶片各有解讀,有人認為中國已成功突破美國的科技封鎖,達到晶片自產自用的階段,有些卻認為中國還沒有能力大規模生產出先進的晶片,只是使用改良過,先進性稍遜的DUV光刻機製造出類七奈米晶片,同時因為他們沒有EUV光刻技術,短期內無法做出更先進的五奈米晶片。

不管真實狀況為何,現在美國面臨兩個選擇,其一是繼續甚至擴大對中國科技封鎖;另一方面,一些美國公司希望取消制裁,因為大陸市場龐大,放棄極可惜;且再多的制裁也無法滴水不漏,反而加速中國前進的腳步。如此一來,全球將一分為二,世界科技也會兩極化,變成西方國家與金磚國家兩大陣營,各擁盟主,分庭抗禮。對美國而言,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並非全占優勢,付出的代價可能會超出預期。

Mate 60 Pro上市就熱銷,中國目前是否能大規模生產七奈米晶片,我們尚不得而知,但我認為在晶片應用上本就不一定要使用最先進製程的高階產品。比如可以利用晶片設計、封裝及特殊生產技術處理,搭配次級光刻機技術,使其在應用表現上達到相同的成果,這在良率及成本考量下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替代方式。更何況中國大陸還一邊在研發更高階的新技術。台灣以半導體產業自豪,過去大家認為大陸半導體在設計方面落後台灣三年,製造則差距五年,目前看來,中台之間距離愈來愈短,我們還能領先幾年,需好好評估。

華為手機只是一個產品,這家公司還是全球最大的五G通訊大廠,現在又推出超低耗電功能的五G基地台、「穿戴產品」及智慧型電動車。許多國家都無視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採用華為先進的五G技術。這次新手機發表後,美國對其的制裁似乎已雲過風輕,華為全面開發新產品,利用手機、物聯網、互聯網,到所謂「萬物互聯」,可說是革命性與創造性的布局。

除了半導體外,中國在其他科技上的突飛猛進,也非常值得我們關注。比如量子世代即將來臨,對於這個台灣尚屬先進的議題,中國大陸已積極投入。再如電動車,大陸電動車的銷量已占全球市場近六成左右,且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國產品牌,各車廠也積極掌握電池及電子零件的製造。另外對於人工智慧的全面整合與合面智慧化,大陸也在全力衝刺。當然美國的圍堵一定會對中國科技發展帶來極大困難,且中國同時發展這麼多項目也非易事,除資本外,特別需要大批菁英人才,人才是否充足是致勝的關鍵因素。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如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等等,才能儲備未來的競爭力。然而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更遑論還要培養及儲備未來科技所需的人才。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方式,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值得政府審慎評估、未雨綢繆,結合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台灣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永遠占有重要的席位。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王伯元

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
現職:
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中磊電子(股)公司/董事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聯成化學科技(股)公司/獨立董事、美國銀湖私募基金/高級顧問
主要經歷:
台灣創業投資商業公會/理事長、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IBM/資深主管

相關專欄

繼《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作者艾利森博士在《國家利益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奧林匹克運動賽之獎牌數談起,...
我從事科技業及創投業已超過五十年。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見證了台灣從蕞爾小島變身為全世界的科技重鎮,不論是在電腦、電腦零組件、 半導體 、...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