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基金退場後應有的省思

國安基金4月13日召開委員會,考量近期全球通膨及升息速度放緩,國際股市回溫,委員會成員一致決定即日起退場。國安基金從2022年7月13日進場至今共275天,是歷來最長護盤天數,護盤金額545億元、獲利83億元均為史上第三高。

國安基金設於2000年,是法制化的護盤基金,在依循市場機制運作,官方極少介入、干預的全球資本市場上實屬罕見。當初國安基金成立的宗旨,基本上是針對「非經濟因素」對市場造成的衝擊,以挹注流動性的不足,並非對抗因景氣周期循環所造成的股市下滑。

然而,分析國安基金至今進行的八次護盤,前期較重兩岸關係與國內政治緊張,後期則逐漸偏重經濟因素,如2011年的歐債危機、2015年全球股災、2022年美升息、全球通膨等,可見國安基金已逐漸偏離設立初衷,而成為穩定盤勢的控盤工具。

國安基金八次進場護盤,愈來愈像是投資人的奶嘴,更在投資市場上形成一種重大的道德風險,亦即一旦股市重跌,投資人便會產生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的不理性期待。其實,除了重大地緣政治風險之外,市場機制幾乎可以解決金融市場產生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救市的機制。如今,國安基金退場之際,也應該重新檢視,回歸成立的宗旨,是否備而不用,尊重市場機制,才能使台灣股市成為一個真正的成熟市場。

相關新聞

台積電加速1.4奈米製程佈局,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加上輝達新晶片架構訂單,下半年看好。
卓榮泰啟動「AI行動內閣2.0」,調整16閣員涉10部會,新運動部成焦點;在野黨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財經及組織變革受關注
卓榮泰內閣改組,異動人事名單出爐,調整影響10個機關、16人。行政院今天(27日)透過新聞稿指出,...
電子五哥歷經PC與智慧手機世代,如今正迎向AI時代。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一再在產業轉折點上做出關鍵選擇,本日他催生的新公司達明機器人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