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在台恐掛零 兩岸交流持續受阻

中國政府在2020年4月宣布暫停中國畢業生來台升學,迄今尚未恢復,最後一批大陸學士生在今年畢業之後,引發台灣高教圈擔憂,學者專家表示,兩岸局勢不論為何,還是希望至少能先放行研修生來台,讓兩岸文教交流得以延續。陸委會則強調,雖陸生持續減少,但這學年結束後預估將有2000多名陸生在台就學,沒有「掛零」情形。

中國在台學生「掛零」馬曉光強勢回應

中國國台辦11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有媒體詢問,最後一批在台大陸學生現在大四,暑假畢業後即「掛零」,台灣將沒有大陸的學士生。後疫情時代,中國是否願開放陸生來台?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在記者會上回應,推動兩岸民眾恢復正常交流往來,政策信號是清晰的,態度是堅定的。中國學生赴台就讀學位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產物。

然而對兩岸情勢,馬曉光也直言,對中國來說,自民進黨上台以來,幾乎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破壞殆盡;若沒有在「九二共識」基礎下,推動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讓「台獨」濁浪瀰漫台灣校園,那中國家長和學生必然望而卻步。

失去交流機會 兩岸學子受害

對此發言,陸委會11日也以書面方式回應,政府歡迎陸生來台學習與交流的立場與政策始終如一,也支持兩岸間進行正常健康有序之學術教育交流。陸委會表示,中方於2020年4月片面宣布暫停中國大陸畢業生來台升學,迄今尚未恢復,使台灣僅能招收已在台就讀的應屆畢業陸生,雖導致陸生持續減少,但這學年結束後預估仍將有2000多名陸生在台就學,並無「掛零」情形。

陸委會強調,對於恢復陸生來台就學相關事宜,若有需兩岸主管機關相互配合之處,陸委會與教育部隨時都可循兩岸間既有的業務協調聯繫平台進行溝通。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指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認為台灣現在是跟著美國走,憑藉外部勢力對付陸方,讓北京當局很不滿;陸生的議題則是延續這樣的氛圍,從政治面反映到教育面,將陸生無法來台的責任歸咎給台灣政府,最後受害的還是兩岸高教。

陳振貴認為,陸生來台等高教議題屬兩岸民間交流,而陸生又是兩岸和平代表,還是希望在相關政策能放寬、緩和,「沒有陸生,兩岸沒有真正的和平」。不過,依照國台辦的說法,很明白今年9月之後的新學期,也不會有陸生來台,「非常可惜!」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