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公布「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 」五大政策措施

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並配合我國政府2050年淨零轉型規畫,中央銀行30日公布「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 」,訂定兩大政策目標及三大核心策略,據以發展本行因應氣候變遷之政策架構,且逐步推動五大類政策措施,包括:1、研究氣候變遷對貨幣政策之影響,2、運用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協助促進永續金融發展,3、研究因應氣候變遷風險之總體審慎工具,4、將綠色債券納入外匯存底管理運用考量,5、積極參與氣候變遷風險相關之國際交流。

公布會由央行金檢處長蘇導民主持,並指出,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造成龐大經濟損失,促使國際社會逐步採行低碳轉型措施,「但轉型過程可能帶來產業營運挑戰,推升綠色通膨(greenflation)壓力,並增加金融部門風險,影響金融穩定!」。

蘇導民表示,主要國家央行及金融監理機關,多積極評估氣候變遷風險對經濟金融之衝擊,逐步將其納入審慎監理範疇,並研究該等風險對貨幣政策有效性之影響與因應措施,我國央行實際上也已經在做,此次只是匯整央行各局處的多項作法,並選擇目前的適當時間發布。

蘇導民說,為預防及緩解氣候風險,政府部門可採取多種政策工具因應,效率性或廣度均遠勝於央行,政府部門在制定及推動因應氣候變遷風險政策上應居主導地位,央行充份配合行政院,院方會有永續盤查等措施,各部會將一起據此有所進度。

我國金融領域之主管部會單位有央行、金管會,未來將由誰來主導氣候變遷議題?蘇導民認為,兩個機關的領域不同 ,金管會要求金融機構揭露、建構ESG平台、培訓人才,協助綠色金融發展等等,相關的壓力測壓亦以個別金融機構為主;央行則透過貨幣政策公開操作,央行需要評估氣候對經濟金融影響,對於壓力測壓,央行則是針對本國銀行業的總體影響加以觀測,未來也期待兩機構能一起推動。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