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什麼強調「效率」與」安全」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選擇,事實上從「雙循環」就慢慢露出全貌;強調進取卻又重視秩序,強調創新卻又強化監管,決策者對於市場理解進入新階段。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在一個關鍵的年份(中共建黨100周年)以及經濟大概率復甦的時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很大程度上既展現了自信,也表明了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維度中的戰略轉向。「內循環」仍然是核心的同時也保持了與國際社會的互動。

2020年註定是一個關鍵的年份,無論是中美關係抑或新冠疫情,都給未來的世界局勢帶來了新的變量。而十四五和2035年中長期規劃,又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國尋求在新的世界變局中繼續尋求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這也意味著中美競合的態勢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主導世界格局。

中國自身的選擇事實上從「雙循環」開始就慢慢露出全貌。國內市場、科技進步以及減少內部摩擦,是整個戰略選擇的關鍵。前兩者市場早有預期,但「反壟斷」戰略的提出並進一步被提上議事日程,卻是整個「內循環」戰略中讓市場始料未及的部分。螞蟻集團的IPO被叫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反壟斷」的強調,但從一個更加廣闊的含義上來看,強調進取卻又重視市場秩序,強調創新卻又強化市場監管,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政策決策者對於市場規制的理解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這一新階段的形成必然反映出某種趨勢,其面臨的爭議也不可避免。但正如數年前「去槓桿」一詞首次進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正式文稿中一樣,「反壟斷」的提出不僅表明著某種思路的變化,更意味著高層早就預備好了面臨質疑和爭議——公共政策的推出必然已經經歷了多輪次的沙盤推演,「質疑」和「爭議」,相信是每一項新政策都會必然面臨的。

一般而言,「反壟斷」的提出意味著對資本力量的限制,而這一限制出台的根本原因是資本力量已經開始影響全社會福祉——其推演過程會相對複雜,各種假設條件也非常關鍵。但結論的給出,事實上表明在一些的相對明確的大前提下——比如說中美關係不會出現根本逆轉,後疫情時代經濟局勢仍然複雜難測——對於資本力量的某種管理成為了一種政策必然。

整體思路的另一個重要變化來自對於「需求側」的強調。在多年的供給側改革之後,需求側改革開始逐步進入政策視野,既是一種必然,也反映了一種尋求變化的試探。

到目前為止,關於需求側改革的闡述並不系統,但總的來說,我們大致可以描述出這樣幾個方向,第一,需求側改革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收入狀況,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增加收入反映的是經濟發展,而改善收入則反映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第二,則是要明顯降低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性,與此同時突出科技產業的重要性。收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背後,事實上在強調另一個重要的變量——即宏觀槓桿率。

限制房地產等亟需長期槓桿的行業的發展,轉向更加具有實際產出的製造業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出中國對於宏觀槓桿結構調整的思路。與此同時,槓桿的使用也會影響家庭收入分配,避免財富進一步向頂端人群集中,並培育中產階級,是整個收入政策改革的關鍵。在這一點上,中國面臨著與世界一樣的問題。

如果將這一維度繼續向外延展,我們會發現中國的整體政策也開始更加註重世界趨勢,這與過往幾年強調「以我為主」的政策導向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從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而言,中國也與美歐等主要經濟體一樣,開始更加強調財政政策的重要性。通稿文稿中的一句「不急轉彎」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這樣的一種態度,這也為「穩定宏觀槓桿率」的說法給出了新的涵義。換句話說,「穩槓桿」的政策一方面會更加務實,另一方面也會強調結構性和定向化。

從歐美主要經濟體來看,對與財政政策的強調已經成為了政策的主基調,這也主導了美元的貶值預期。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中國也明顯開始為「政策正常化」調整參數,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不願意被動承擔其他經濟體調整的代價。

這也暗合著「內循環」的總體思路,中國開始認真考慮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本和外部性,以及可能帶來的對於地緣政治的影響。中美關係在過去數年的重大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經濟的安全性開始得到了更廣泛和更深入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推動了各國包括中國的政策變化,而與此同時,大國的政策變化也會強調並強化這樣的一種更加以我為主的世界格局的變化。

在大的潮流和趨勢中,中國在試圖給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答案。也因為世界局勢的多變以及不確定,中國的政策調整也會更加頻繁。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解讀,市場雖然各有角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短期政策會因為「復甦」而逐步選擇「(刺激)退出」,但從一個相對較長的角度來看,強調更有效率和安全的增長,才是政策的根本落腳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平穩轉彎

中國政府正視未來風險的語調,提出政策強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這種對於政策的定調,降低了市場對於2021年出現「政策斷崖」的擔憂。另外,會議中強調八大任務,其中市場值得關注的有幾點:

對於最重要的科技創新,會議中大致延續了以往的說法,強調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的共同作用。日前,美國商務部網站正式公告,中芯國際及相關企業正式被列入實體清單。原則上,任何美國技術成分占比超過25%的半導體設備/材料/EDA軟體向中芯出口時,均需要事先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指出,原則上禁止(presumption of denial)向中芯出口專門用於10nm及以下先進製程的設備產品(item)。

回應美國針對中國發展自主半導體,日趨逼近的壓制策略,中國財政部17日公告,半導體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針對28奈米、65奈米及0.13微米以下半導體業,最高免十年所得稅優惠,範圍包括晶圓製造、IC設計、封測及材料等,這也是歷來最大的半導體免稅政策。

在就業和消費方面,提出「需求側管理」,對需求側進行有效制度安排。強調了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安排。貧富差距偏高是需求持續不足的重要原因。會議提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方式為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制度,並改善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加上之前提出的財政政策要在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縮小收入差距將是未來政策實施重點。

從「十四五」規劃建議到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政府對未來政策的方向已經逐步明朗,而面對美國方面的壓力,也開始尋找自身成長的對策。有別於過去大量產業補貼而發生如武漢弘芯等「爛尾」事件,現在中國政府的支持手法也更為細緻。對於投資布局來說,在疫情的衝擊和外部政治的洗牌下,具有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在下一輪淘汰中更容易出線,也將是投資人挑選核心持股的優先標準。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1 日)改變立場,突然宣布赦免了兒子韓特(Hunter Biden),並希望民眾理解他身為父親和總統作出的這一決定,...
亞洲各國製造業景氣11月普遍回升,台灣連八月處於擴張階段,中國大陸工廠活動也連續第二個月擴張,不過其餘地區仍表現疲弱,...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針對進一步升息的時間表示,「從數據正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這個意義上來説正在接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周六(11月30日)警告,若中俄等金磚國家(BRICS)持續「去美元化」計畫的話,那他們可能面臨到100%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