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延燒 學者:若時間拉長物價面臨壓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外界關注地緣政治對物價影響。學者認為,短期影響有限,但戰爭時間如果拉長,俄羅斯改採極端手法,可能導致能源價格、物價面臨壓力。

中經院今天舉行2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發布記者會,媒體關注俄烏戰爭對於供應鏈以及物價影響。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認為,俄羅斯如果快速打下烏克蘭,或是戰爭馬上結束,結果相對明確,短期影響不大。但如果戰爭延長時間,俄羅斯可能採用極端手法,後續有可能影響國際能源與糧食價格。

簡錦漢表示,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可能影響石油以及天然氣價格,歐洲國家也跟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若要換替代能源也可能是找液化天然氣,須留意後續是否影響台灣能源價格。

此外,俄羅斯跟烏克蘭也是小麥生產大國,簡錦漢表示,台灣雖然主要食用澱粉是米,但是小麥價格也可能產生外溢效應,推升糧價,能源價格、物價都可能承壓。

外界關注俄烏戰爭可能影響油價持續上揚,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初步評估應該不會進一步導致1970年代曾發生的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也就是經濟供給面受衝擊,經濟成長停滯與通膨同時存在的現象。

他指出原因有三,第一,石油在台灣經濟體系比重跟過去相比降低許多;第二,台灣對外貿易比重高,抵銷油價上漲影響;第三,數位化提升生產力,降低油價衝擊。

不過,王健全表示,如果戰爭時間拉長,帶動大宗物資上漲,若俄羅斯採取極端手段切斷天然氣,可能衝擊歐盟經濟成長,會產生很大影響,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膨。

台灣對俄羅斯、烏克蘭直接貿易占比不大,不過,王健全分析,俄羅斯跟歐盟貿易密切,中國對歐洲出口占比也達2成,會不會間接影響台灣貿易,仍要持續留意。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