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接踵疫苗政策不同,美主張減半歐洲延緩第二劑注射時間

歐洲多國先後展開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工作,但相繼出現疫苗供應不足的狀況,德國和丹麥可能會遵循英國的計畫,延遲為民眾注射第二劑疫苗的時間。美國方面,「曲率極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首席科學顧問 Moncef Slaoui 在接受「Face the Nation」節目專訪時提到,為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美國政府正考慮給予 18~55 歲族群減半的莫德納新冠疫苗建議劑量。

根據CNBC 報導,Slaoui 3日表示,曲率極速行動正與莫德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討論上述劑量減半構想,他表示就算用量減半,也會誘發相同的免疫反應。

Slaoui 還說,可能得等到春季接近尾聲時才會知道,接種過疫苗的民眾是否仍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而FDA 最終將會決定是否讓 18~55 歲年齡層施打減量的莫德納新冠疫苗。

但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福奇(Anthony Fauci)3 日在接受 NBC「Meet the Press」節目專訪時指出,美國目前面臨的問題並非疫苗不足,讓更多人接種疫苗並非正確做法。根據華盛頓大學衛生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網站顯示,美國 COVID-19 累計死亡病例預估將在 2021年 4 月 1 日升至 567,195 例,而疫苗注射能降低的死亡數字與嚴格執行戴口罩政策相比,戴好口罩還是較完善的做法。

歐洲方面,英國衛生部日前發布新聞稿表示,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建議給更多高危險人群第一劑疫苗、而非盡快完成兩劑的疫苗注射。英國衛生部強調,延長施打輝瑞疫苗第二劑的間隔期,可從原定的三周延至最長12周,以確保讓更多人能接種第一劑疫苗。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就表示,他並不同意英國的作法;但德國衛生部長斯潘(Jens Spahn)4日已要求該國疾病疾管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研究延遲為民眾注射第二劑疫苗的計畫。柏林夏里特醫院(Charite hospital)疫苗研究小組負責人桑德(Leif Erik Sander)表示,鑑於目前疫苗數量不足,加上國內極高的感染率和住院率,盡可能讓更多人越早接種首劑疫苗的策略,可能更有效。

除了德國,丹麥也在考慮此策略。丹麥傳染病研究所4日表示,將密切監控英國情況。

輝瑞首劑疫苗具有短期療效,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疫苗,保護效力達90%,科學家們建議,拉長疫苗間隔期是明智之舉。但歐洲藥品管理局說,注射兩劑疫苗的間隔時間不應超過42天或六周,以獲得全面保障。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3日在中國代表傅聰主持下,召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的阿里亞模式(Arria-Formula)會議,...
在中美貿易戰中,稀土正成為川普政府的弱點。中國政府出口管制的品類對於美軍的最新戰鬥機與核潛艇的製造至關重要。有觀點認為如果禁運持續數個月,...
越南和南韓將對經由自身向美國運輸中國産品的「迂迴出口」加強查處。美國川普政府要求兩國不得支援中國規避美國的對華關稅,兩國採取了應對措施。...
在川普掀起的各式風暴中、在關稅戰的槍林彈雨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全球僅第三大經濟體、與美貿易連續33年存在順差的德國,居然幾乎沒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