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難了 薛琦憂陸美雙輸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於台大社科院舉辦「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論壇,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引言時表示,美國堅持打這場貿易戰,最後肯定兩敗俱傷,陸、美皆「雙輸」。

薛琦指出,美國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大陸採報復措施、貨幣貶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限,但股市累計跌幅達2成,反映投資人對景氣前景的憂慮,加上民間消費、投資皆出現信心儼然不足,恐怕難以再承受貿易戰加重的衝擊;反觀美國,貿易戰帶來的通膨問題,加上刺激消費的減稅政策已難再試,貨幣及財政政策皆面臨極大壓力與考驗。

美中貿易戰 關鍵在服貿

從美中貿易資料來看,去年美國經常帳赤字是四六六二億,實際上是二○○九年以後的新高,主要因素是貨貿。美國貨貿赤字超過八千億,在八千億中,跟中國的貿易赤字佔四六‧三%,是很大的比例。這也是為什麼會把重點放在主要的貿易對手中國大陸。另一個常常被忽略的部分就是服貿,美國在服務業貿易上,去年順差是二四二八億美元,海外投資淨收入約三○五○億美元,毛收入約為三千七百多億美金,這兩項已有五千多億,還不足以抵消貨貿的八千億。

在其他次要項目,服貿收益實際上被投資的收入抵銷。由此可知,如果要打貿易戰,貨貿最容易,因可單邊課稅,不理WTO規範。至於服貿跟投資背後就比較複雜。

美國強項在於服貿,其中有四項目金額最大,也最重要: 旅遊 (含教育,外國留學生到美國付的學費);金融服務,它二○○○年以來成長最快,美國金融是服貿裡的強中之強;智財權收費;其他商業服務 (研發、管理顧問及技術服務等)。以上得知,美國如果打貿易戰,貨貿定兩敗俱傷。但服貿只是要求對方把市場開放,在投資業務減少限制,簡言就是希望到你國家去可享受國民待遇。美國如要在貿易取得平衡,就得是自己強項。推測美國打貨貿,他真正要的是服貿。

中國金融市場進入不易 開放金融一舉值得關注

金融是美國服貿最強項目。但所有外銀相加在中國大陸的資產占一‧二%。如果你是美國金融業,最抱怨的國家便是中國大陸,因為進入它們市場不容易,多受限制。外銀在中國大陸的表現,只能用悲慘形容。中國銀行資產報酬率(ROA)約○‧八~一%,而且其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皆符合國際水準,超過一%,台灣的話大概只有○‧七%,另一個數字大概是八%,我們都還不合格,外資銀行跟本國銀行比起來只有這樣(○‧四八% , 三‧四四%)。進入這個市場不容易,即便進去,業務上也多受限制。

美中貿易戰開打,四月四號公布六百億的加關稅措施,一周後,習近平在博鰲會議開幕時作重大宣示 : 第一,他把金融業擺在前面,確保去年底作出放寬的相關宣示,放寬銀行證券保險外資持股,就是市場的準度,還有機構的設立;其次是業務範圍,與國民待遇相關,在製造業端特別提到要放寬汽車、船舶、飛機。以汽車而言,規定外資進入中國大陸的汽車持股不能超過五○%,在七月十五號的時候就開放讓BMW的持股從五○%提高到七五%;一個就是所謂的投資負面清單;還有一個就是要重組國家的知識財產局。四月十二號人民日報社論提到「習主席宣布的市場開放措施『唯不適用』違反世貿規範、對別國發動貿易戰的國家」。如果中國大陸真照前面四大方向,銀行的開放,實際上要把銀行的持股跟營業範圍全部開放,然後不讓美國的銀行進入,這樣下去,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今年六月二八號中國大陸發布人行新規定,要分兩階段開放,一個階段於七月二八號實施。舉例而言,過去外資單一持股對銀行不能超過二

,全部總合不能超過二五%,這很嚴格,現在他要把內外資的股權比例一致,證券反而比較沒有那麼嚴格,他要放寬到可以持有到五一%, 二○二一年便不再設限,今年年底要做業務開放,表示在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

貿易戰風雲 衝擊中國信心 美方步步為營

美國對中國啟動貿易戰,中國馬上採報復措施,目前為止,對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不會太大,但依目前經濟情勢,中國產業去槓桿、去產能仍在進行,且其網路經濟P2P的問題仍在解決;地方政府負債比率很高,占其GDP大概八、九成;從股市下跌看出經濟並不是很好,簡言之,中國大陸的民間消費跟其投資信心也下降。中國大陸前任人行行長周小川說,如果貿易戰步步加深的話,對我們經濟真正的實質影響應該不大,但對信心衝擊很難講。經濟學家知道投資是動物本能,完全是信心問題。

美國的經濟與資本市場目前已處「一鼓作氣」之末。美國採取任何反景氣措施將因下列因素而進入「再而衰」: 一,刺激民間消費的減稅政策已難再試。政策效果無法預期像一般狀況那麼好,因為刺激民生消費、減稅措施皆已用過;二,企業減稅已反映在公司盈餘與股價上,美國本來希望企業減稅能反映在投資上,結果反應在股利上,他的獲利增加。三,股市好的原因之一是持續打下去,他通膨一定起來,任何國家通膨一產生,貨幣政策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對任何刺激投資的貨幣跟財政政策都會面臨很大的壓力跟限制。

貿易戰議題 政治問題大於經濟問題

我們常講經濟離不開政治,隨年齡增長,我覺得經濟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馬克思也說經濟是社會的基礎建設,經濟沒有搞好,政治就沒有基礎。美中貨貿戰在經濟上是雙輸局面,但美國在服貿、智財TRIPS以及海外直接投資上具龐大的優勢,這也導致美國跟中國在貿易上非常不公平,故習近平先生跟其幕僚做出重大原則性宣示,服貿原則基準端看如何落實;其次,雙方應可在服貿領域好好坐下來,對岸現在思考策略時是要因應新局面,把中國大陸市場做徹底開放,第一,要符合美國要求;第二,大陸市場應作總體審視,才能好好解釋上述的怪奇現象。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