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嚴查企業借款炒匯

16日才上任的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21日召開臨時記者會表示,中央銀行近期透過場外監理,發現有不少企業利用國外借款匯入資金結售新台幣炒匯,且金額有明顯增加的情形,未來央行對此將加強專案檢查,並依據相關專案金檢結果做「進一步的處理」。

央行也在赴銀行實地查核後列出廠商借款炒匯的四大樣態,表示銀行應「認真執行」相關資料查核。雖然目前並未針對特定銀行,但後續將視個案決定處理方式;亦即不排除對有缺失的銀行開罰。

蔡烱民表示,台灣外匯資金進出自由,僅對部分短期資金進出尚有企業每年5,000萬美元累積結匯金額限制,但依近三年平均每年累積結匯金額實際使用情形統計,企業僅約100萬美元,顯示企業日常資金調度需要額外使用到每年累積結匯金額者並不多。

但近期央行透過場外監理,發現企業有四大借款炒匯樣態,一是為規避央行累積結匯金額的管理,以極低資本額增設新企業方式,創造每家每年5,000萬美元累積結匯金額。二是向國外關係企業借款,短期內反覆匯入結售為新台幣,隨即又結購美元匯出,賺取額外匯兌利益。三是從國外關係企業借入美元結售,停留新台幣帳戶未予運用。四是向國外借入高利率外幣借款結售為新台幣,用於償還較低利率的國內借款。

蔡烱民指出,向國外企業辦理外幣借款,應以「原幣保留使用」為原則,有實質新台幣用途再兌換為新台幣,不應利用每年累積自由結匯金額,作為炒匯途徑。

他進一步強調,企業如有資金需求,國內的新台幣資金豐沛,可直接洽國內金融機構辦理新台幣借款。國外短期借款因未來仍有還本付息外匯資金需求,國內企業可利用換匯交易(FX SWAP)或標準型換匯換利交易(CCS),降低借款人匯率風險,且不需計入每年累積結匯金額。

外匯局副局長賀培真說,這次從監理報表中發現的異常,約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央行因而針對統計期間的金額幅度與區間異常展開相關檢查,這是目前進行中的案子,並未針對特定銀行,屬於全面性的檢查,後續將視個案決定處理方式。亦即不排除對有缺失的銀行開罰。

糧商炒匯手法

圖/糧商炒匯手法/中時官網

相關新聞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