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默斯:拜登的刺激方案勇氣可嘉,但也風險巨大(一)

10日美國國會通過拜登政府1.9兆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在國會投票中,沒有一位共和黨議員投贊成票,民主黨的克林頓總統時期的財政部長(也是歐巴馬時期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前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對此方案也提出批評。

薩默斯於今年2月5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拜登的刺激方案勇氣可嘉,但也風險巨大」一文,引發很多民主黨內部的爭議。隨即兩天後後再發文回應批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政策研究員陳佳雯將薩默斯兩文都以中英對照的形式翻譯為中文,以供讀者進一步研究參考。

薩默斯觀點:拜登的經濟刺激方案雄心勃勃,令人欽佩,但這個方案也會帶來一些巨大的風險。

拜登總統近期提出的1.9兆美元疫情救助計劃,加之去年12月大力支持國會通過的經濟刺激措施,將構成美國史上最大膽的宏觀經濟穩定政策。政策中體現的魄力、抵抗緊縮教條和致力減少不平等的想法是令人欽佩的。考慮到經歷了川普任期的最後幾個月,相關提案頻頻受阻的情況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迅速為受困人群提供保障,並將資金投入疫苗接種和測試。

然而,政府在採取大膽政策的同時,應該仔細考量政策風險以及應對措施。儘管救助受疫情衝擊的人群,投入資金以控制疫情蔓延,以及支持消費需求的政策主張很有道理,但目前的討論並沒充分認識到所議之題有多麼重大。

進步派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如果歐巴馬時期《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的財政刺激規模能更大一點,之後的經濟表現應該會更好。這一點薩默斯是同意的。在此,將2009年實施的法案與今年提出的方案作比較有助於說清一些問題。09年的復甦法案的財政刺激措施,在當年提供了每月300億至400億美元的產出增量,考慮到當時美國的實際產出和潛在產出之間的差距約為每月800億美元,且還在不斷攀升,法案相當於填補產出缺口的一半左右。

而今年,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的最新測算,在已生效的9,000億美元援助法案下,無需動用任何新刺激措施,每個月的產出缺口就會從年初的約500億美元下降到年底的約200億美元。若再實施1.9萬億美元刺激方案,即使之後沒有任何措施跟進,也等於每個月整整1,500億美元,相當於預期產出缺口的三倍。

換句話說,當歐巴馬的再投資法案填補產出缺口的一半時,拜登提出的方案規模將是預計產出缺口的三倍,六倍於已經在縮小中的缺口規模。

不過,考慮到諸多原因,這種計算只能是非常粗略的。其中最關鍵的是,潛在國內生產總值的算法可能不夠準確,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也可能低估了預期GDP和產出缺口規模。同時,這個計算方式也沒能體現出2009年的法案與拜登的提案之間的不同背景。

首先,與2009年失業率暴增的情況不同,現在失業率是呈下降態勢的。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經濟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重振旗鼓。其次,如今的貨幣環境遠比2009年寬鬆,這有賴於美聯儲的強力政策、活躍的股票和企業債券市場以及疲軟的美元。第三,考慮到去年美國民眾因防疫封鎖而未能及時開支的約1.5萬億美元,伴隨著前期承諾的救濟舉措陸續落地,消費需求很可能被進一步帶動。

說說另一方面。在計劃財政項目規模時,除了與產出缺口比較,還可以對照家庭收入缺口。相比疫情前的預測值,美國家庭現在每個月的工資性收入降低了300億美元左右。考慮到未來趨勢,這一數字在今年內可能還會變小。但刺激方案中的救濟福利和稅收減免將帶來每月1,500億美元的增量,相當於家庭收入損失的五倍。由於救濟措施更加偏向弱勢群體,低收入個人和家庭將很可能看到比五倍更高的數字。

在正常情況下,按照每週稅前1,000美元的收入來計算,一個四口之家在未來6個月的總收入約為22,000美元。如果實行拜登的方案,一旦家庭內維持生計的人失業,相關社保福利累加(包括常規失業保險、 400美元一周的特殊失業保險和稅收抵免)將可能在未來6個月內為該家庭帶來超過30,000美元的收入。

所以,不論是對比宏觀產出缺口還是家庭收入缺口,疫情經濟刺激方案規模都顯得非常大。不可否認的是,如拜登政府所說,未來不會再出現像當下這樣絕佳的進步主義機會窗口。我也同意,就財政刺激而言,做得太少比做得太多的風險更高。在經濟過熱中,由於雇主急於尋找工人而推高工資和福利,從很多方面來說都將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情形。

但是,在即將頒布和實施這樣大規模的方案時,政策制定者需要確保他們有能力去應對兩個未來可能出現,並且相當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通脹問題。雖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但規模如此巨大,接近二戰時期體量的刺激方案很可能會引發這一代從未見過的通脹壓力,對美元價值和金融穩定造成一定的後果。屆時,如果相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能夠快速應對,局面還是可控的。不過,考慮到諸多因素,包括美聯儲(不加息)的前期承諾,政府官員對通脹可能性的排除,以及動員國會支持增稅或減支的難度,通脹預期存在大幅上升的風險。換句話來說,設想的救濟干預措施將一步步帶領美國走向未知。為了確保方案的說服力,政府應該明確表示,會密切監測後續政策影響,同時願意並且有能力在必要時迅速調整政策。

其次,是如何確保刺激政策不會在未來擠壓關鍵性的公共投資空間。早在疫情之前,美國經濟就面臨著許多根本性問題,包括經濟不平等、增長緩慢、以及基建、學前教育和新能源等所有公共領域的投資不足。這些恰恰都是拜登強調重建美好( build back better )的核心。

一旦經濟刺激方案被通過,這就意味著在需要投入的公共開支方面一分都不會增加時,國會就要投入GDP的15%用於救濟。那麼,在渡過疫情危機之後,從政治和經濟方面來說,那些本該屬於國家最優先事項的公共投資空間會在哪?

是依靠進一步謹慎延長和擴大赤字?還是說會有新的財政收入?那這在政治層面上行得通嗎?

財政刺激方案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在疫情時期幫助美國經濟轉危為安。但這並不是結束。恰恰相反,不論方案的規模多麼大,拜登方案說明一切才剛剛開始。隨著方案細節被敲定,我們必須認真考慮現在的做法會給未來發展帶來的限制。

拜登的經濟刺激方案是向未來邁出的重要一步,但我們必須確保,方案的頒布實施既不會誘發通貨膨脹和金融失衡,也不會威脅到我們通過公共投資更好地重建的能力。

相關新聞

美國商務部4月25日公佈的2024年1~3月美國實際經濟成長率為1.6%,低於認為達到2.5%左右的市場預期。美國的個人消費等內需維持堅挺...
 日本官員頻頻口頭干預仍止不住日圓貶勢。難敵美元獨強,日圓匯價25日再度摜破155防線,刷新34年低點。日本央行(BOJ)...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抵上海,26日與王毅會談,聚焦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等4議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4日飛抵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