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竹科供水 石門水庫聯通新竹計畫拍板

        國發會通過「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完工後石門水庫水源可送至新竹寶山-寶二水庫。

台灣去年遭逢百年大旱,國發會委員會議21日通過「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完工後石門水庫水源可送至新竹寶山-寶二水庫,總建設經費約68億元,預計2026年底完工通水,可增加桃園水源調度支援新竹用水能力每日最大30萬噸,超過新竹地區每日公共用水55萬噸的一半,力拚竹科不缺水。

經濟部水利署官員表示,待「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完工後,每年約可增加桃園支援新竹2,600萬噸備援水量,相當於增加新竹寶山-寶二水庫七成庫容,對竹科備援水的提升效益相當大,也可大幅減少竹科缺水風險,2027年起即使再發生百年大旱也可以靈活調度水源。

新竹科學園區是高科技生產重鎮,堪稱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官員指出,目前竹科每日常態用水需求約17~19萬噸,主要都是由新竹寶山-寶二水庫供應,未來計畫完工後,可將石門水庫的水源直送給新竹寶山-寶二水庫,再由寶山淨水廠產製自來水直接供應到竹科和民生沿線家戶用水。

官員說,過去竹科若缺水,必須從頭前溪往竹科送,但竹科地勢較高,高低差問題,若從頭前溪往竹科送水,需要加壓,加上輸水管線老舊,會產生滲漏損失,援水效益也會受到影響。

「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畫」聯通管全長約25公里,主要沿既有道路台3線下方埋管,並以水管橋方式跨越鳳山溪、油羅溪及上坪溪,將石門水庫水源送至新竹寶山-寶二水庫,搭配去年完成的桃園-新竹自來水備援管線備援能力每日23萬噸,可大幅提升新竹備援水源,提高因應氣候變遷韌性及供水穩定。

此計畫屬於行政院2021年8月核定「全台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強化區域供水管網改善工作底下的重點工作。官員說,透過全台供水管網持續串接強化,未來的水源調度將更加靈活,若再搭配已完成桃園-新竹自來水備援管線及既有備援水井,可避免枯旱或臨時緊急狀況時,對社會及經濟造成嚴重損失,確保新竹民生及產業用水安全。

官員也說,去年台灣經歷百年大旱,除了中部地區分區供水,新竹差一點也要實施分區供水,所幸桃園至新竹的備援調度幹管工程提前完成,有效穩定新竹用水需求,才使新竹免於遭受缺水困境。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