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供水韌性 台灣人最不懂得用水

行政院會24日通過「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擴大再生水使用範圍不限水源短缺地區。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這將強化枯水期的供水韌性。

經濟部24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減少降雨依賴 強化科技造水「再生水與海淡水的布局」,同時也擬具「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獲行政院會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

經濟部會後發布新聞稿說,歷經百年大旱考驗後,政院於民國110年核定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推動多元水源開發,滿足至125年用水需求,目前已依產業需求,配合國土計畫陸續規劃推動11座再生水廠及6座海淡廠,其中新竹、台南等2座海淡廠已進入環評程序。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指出,去年的百年大旱讓政府體認到科技造水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今天通過的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對於新設立的產業開發案,要求依產業特性均須使用一定比例再生水,預期透過本次修法,將更穩定產業及民生用水。

草案重點為,刪除開發單位應使用一定比率系統再生水須位於「區域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的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的限制,擴大再生水的使用範圍。經濟部指出,如未來遭遇旱象減供自來水時,可提高產業用水穩定度,並降低民生供水風險,維持經濟與民生發展。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蘇貞昌在院會中表示,修法擴大產業使用再生水的範圍,不再侷限於有水源供應短缺之虞的地區,強化枯水期的供水韌性。

蘇貞昌提醒,對於可以操之在己的科技造水,包含再生水、海淡水,要好好布局、大力推動,目前興辦及規劃中的海淡水、再生水廠全數完成後,未來每日可增加超過100萬噸用水,請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早日完成。

蘇貞昌強調,已交代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一定要致力於培育水利人才、增加其國際視野。他要求,經濟部、環保署等部會,從開發新興水源、提高調度備援、增進循環用水以減少耗水等各種經驗中累積知識,提供水力產業支持服務,增加相關水資源產品、設備和服務的商機,為建立台灣百年長遠、更好的水環境而努力。

相關新聞

【水水台灣】 立法院三讀通過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 為了衝刺太陽光電、地熱等再生能源設置,...
自 2022 年 11 月推出以來, ChatGPT—— 一款使用人工智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回答問題或生成文本甚至代碼的聊天機器人,...
「國民教育法」施行四十四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正案昨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重點包括校務會議將邀請學生代表列席會議。教育部預期修正案可提升一八○...
「大家回想自己學生時期,上課是否都不想被老師點到? 這時候會怎麼做呢?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就是奮筆疾書,開始低頭裝忙,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