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口治沙有成變綠洲 生態園區10月開放

雲林縣濁水溪出海口治理風沙已見成效,揚塵日從原本59天降至目前1天,水利署四河局更斥資4000多萬元打造生態園區,將提前於10月鳥季前完工,第四河川局說,將提供觀賞東方白鸛等稀珍候鳥、夕陽的最佳去處;縣長張麗善昨踏勘,有議員盼能成拍婚紗景點。

張麗善指出,濁水溪中沙大橋以西包括二崙、崙背、麥寮的居民飽受「呷飯攪沙」之苦,2017年水利署以水覆蓋、綠覆蓋等方式治沙,縣府也在下游河口非耕作區鋪蓋文蛤殼並鑿井淹灌,揚塵已大幅改善。

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說,斥資4700萬元建置生態島、生態池、賞鳥亭、滑草坡、自行車道等打造生態園區,原定12月完成,目前積極趕工,也用友善工法降低對交通、環境影響。

雲林濁水溪出海口治沙有成變綠洲,能賞鳥觀日落,水利署打造的生態園區10月完工。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濁水溪出海口治沙有成變綠洲,能賞鳥觀日落,水利署打造的生態園區10月完工。記者蔡維斌/攝影

李友平也說,觀景台白天可賞鳥,下午欣賞台灣西側最後一抹夕陽的落日處,尤其河口每年可吸引逾兩萬隻候鳥棲聚,除黑面琵鷺更有大冠鷲、燕鴴、黑翅鳶等200多種,甚至出現世界瀕危物種的東方白鸛,特別替東方白鸛設高8公尺「塔巢」,已有6隻留棲於此。

張麗善昨和民代沿著園區踏勘,看到原本荒漠溪床如今綠草如茵、花木扶疏,肯定中央與地方合作除沙害,縣議員林深等人建議,打造成婚紗拍攝專區帶動觀光。

相關新聞

總統府31日(周四)將舉行第5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聚焦討論 內政部主責淨零建築推動策略,第一階段由公有新建物帶頭,...
嘉義 沿海 滯洪池 光電案場仍有12.5萬片 光電板 待清運,環境部長彭啓明昨下通牒8月1日前須清完,否則每一個案場將重罰300萬元,...
為避免碳洩漏,台灣正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4)日表示,今年研議產品碳排放量與試申報制度,...
經濟部 長郭智輝卻表示,這次風災造成光電受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的0.4%,損失甚微。這個說法明顯是為了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而粉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