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看遠走穩 新北市面對都市韌性

在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後,邱文彥立委建議,面對城市中發生層出不窮事件,像是老舊的管線、城市與區域的規劃、新舊不銜接,應積極面對公開討論。在氣候變遷課題下,城市無論任何規劃發展,都離不開「韌性」二字,是要與時間賽跑、環境相扣,這就是「韌性永續城市」對談的開始。希望在台灣人口多、地方大、挑戰較多的地方,面對面就現有規劃執行,各進程事物作整理,與民間社會對話,進而更積極的規劃未來。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新北市政府於2月4日舉辦「2030韌性永續新北市」專家座談會,會中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一起對話,希冀由城市治理角度正式氣候變遷及城市安全等問題,建構韌性都市,也想像2030年新北都市的樣貌。

韌性都市的概念強調環境是動態,不穩定已是常態,都必須有能力應對,且不斷因應變化的衝擊。對於氣候變遷、災害、經濟不景氣,都要找到出路。公民團體有相當的意願加入,應該重視社會中的能量,由下而上並不只是監督、參與,而是更能夠分工與承擔,這樣社會的力量才能發揮。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