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漲與不漲選擇題 曾文生:考量社會承受程度

經濟部將於月底召開電價審議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表示,由於國際燃料價格翻倍成長,台電燃料成本劇增,將以社會承受程度、不讓影響範圍擴張,作為電價調整主要考量。

曾文生今天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談及電價議題。

面對工商大老認為電價漲定,曾文生指出,產業生產是反映成本,對台電而言,國際燃料價格成長「不是幾%、幾成,而是幾倍」,單看的話,當然對電價衝擊大,但同時也要考慮對經濟社會穩定的影響,將檢視俄烏戰爭變數為短期或長期因素,最後由月底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電價。

觀察國際燃料價格波動,曾文生表示,近期燃煤現貨價格與台電估算「差很多倍」,中油天然氣長約加現貨採購平均價格也「一定超過100%」;整體而言,台電燃料成本和原先估算相比「成長很多」。

曾文生表示,通膨問題現在受世界關注,觀察各國天然氣與柴油價格,台灣依舊低價、電費更是,以2020至2022年來看,全球電力公司幾乎都有漲價,台灣是極少數未作調整國家;後續會視台灣社會如何承受,以及影響範圍不被擴張,作為電價調整主要考量。

他說,「主旋律是(能源交易)市場,變奏才是現在經濟環境狀況」,如何讓衝擊減輕且平順,是目前最重要考慮。

再者,未來世界發展走向淨零碳排,一定會新增許多投資,以企業永續發展角度,勢必新增綠電,短期價格較高,但長期會更有競爭力;而再生能源發展也須配合電網投資,會直接影響用電成本。

針對漲電價行動可能成為民進黨政治包袱,曾文生表示,對於在野黨如何監督無法評論,而台灣通訊發達,對國際狀況掌握高,和其他國家發展參考對比,「現在找到的例子都是有調整電價」,目前多國電價皆為台灣兩倍,台灣電價便宜程度名列前茅,約前5名以內。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行政院會昨(30)日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以「本勞 加薪 換取 移工 名額」為前提,以及符合 薪資 門檻、語言能力及技能資格三項條件...
穩定幣為當前市場火熱議題,中央銀行新出爐報告指出,穩定幣可能成為跨境支付,以及台外幣資產兌換工具之一,將研議業者向央行申報資料的作業及規範...
台中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中央前進應變所指揮官杜文珍今(27)日表示,已完成一輪全國監測,僅台中市一處養豬場有案例,其餘化製廠、屠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