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碳中和原油抵台 相當88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吸碳量

針對進口原油試行碳中和合作案,台灣中油公司與原油供應商亞塞拜然國營石油公司(SOCAR TRADING)成為減碳合作夥伴,首批105萬桶貨油由Violando船載運自地中海Ceyhan港啟航,經過約1個月航程,今(12)日凌晨在台北沙崙港卸畢。

台灣中油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卸收碳中和原油,自油田開採至卸港碼頭,透過碳抵減機制,再經過國際第三方認證所取得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此次約105萬桶貨油,可達到約88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吸碳量效益。此次碳中和原油並獲得瑞士之氣候中和商品(Climate Neutral Commodity, CNC)認證及英國Intertek公證公司之Cradle to Gate原料端碳中和認證。

台灣中油指出,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已是世界共識,此次SOCAR TRADING公司交運的原油所取得之「溫室氣體減量額度」,減碳項目皆為近6年內建立,且多數為自然為本的減碳計畫,該計畫係按核證碳標準和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標準進行碳匯專案開發,符合我國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並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

而在此批碳中和原油抵台前,台灣中油已與亞塞拜然國營石油公司簽署了首份低碳原油暨成品油框架協議,說明未來雙方合作碳中和原油或成品油的交易模式,納入油料生命週期的碳足跡之盤查、認證,並採用國際第三方認證的碳抵減機制。

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因應淨零碳排要求,台灣中油去年成立「氣侯變遷因應工作小組」,分設低碳發展中心與製程節能中心等兩中心,以「優油」、「減碳」、「潔能」為三大策略,邁向淨零減碳的可行路徑,在「優油」部分,未來6年將斥資百億元汰換老舊製程,並持續朝向COTC邁進。

而在「減碳」部分,除持續推動製程節能減碳計畫,如去年已投資裝設燃燒塔廢氣回收系統,把廢棄轉化為燃料氣以取代天然氣,計畫完工後預計每年可減少約7萬公噸溫室氣體排放,及正積極開發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CCUS)、生質塑膠聚乳酸等;「潔能」主要在開發國內地熱能發電、及發展加氫站及氫能燃料電池等零碳能源技術及供應網絡。

在碳捕捉及氫能技術成熟前,台灣中油將持續透過自願性減碳方式,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並朝碳中和產品邁進,更進一步展現永續經營、友善環境與共創低碳環保家園之決心。

相關新聞

據勞保局統計2024年核定支付的行業別,以製造業與批發及零售業等為多 ,而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與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再次之。有學者直言,...
兩岸局勢升高,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昨天表示,和平是民主之母,台灣現在迫切需要和平研究,台灣社會需要「烏鴉」,針對相關議題站出來、說出問題,...
外交部 本月17日表示,誠摯歡迎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郝愷悌(Katie Hobbs)於16日至19日率團訪台,郝氏一行將晉見 賴清德 總統,...
總統賴清德本月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