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發布疫情影響報告 籲政府加快疫苗施打與紓困

編按:

繼上週二(8日),商總提出七大建議,期盼政府一定要參採。今(15日)工總發布「國內本土新冠疫情對產業影響調查報告」,更認為加速施打疫苗是跨產業別的重大共識,呼籲政府儘速完成疫苗採購與施打,建立產業防疫SOP,比紓困更為重要。

工總發布「國內本土新冠疫情對產業影響調查報告」,六成以上的填答企業表示「訂單減少」與「獲利減少」,而「營業稅減免」與「員工薪資補貼」成為產業界最期望的紓困協助方式,更認為加速施打疫苗是跨產業別的重大共識,呼籲政府儘速完成疫苗採購與施打,建立產業防疫SOP。

工總表示,過去一年,台灣製造業多數仍能正常運作,包括全球關注的半導體產業在缺水斷電的情況下,仍能創造不錯的佳績,並維持經濟正成長,但這一波疫情爆發,不只服務業受到立即衝擊,關乎台灣出口及經濟表現的製造業,也因多家廠商外籍移工群聚感染,並擴散至各產業。

工總更說,各界憂心,一旦製造業無法正常運作,對於台灣經濟命脈將是不可承受之重,許多在地中小企業的營運更是岌岌可危。因此,為了解產業遭受疫情衝擊情況及需政府協助事項,工作也製作「國內本土新冠疫情對產業影響調查」問卷,涵蓋產業類別從半導體製造業到紡織業等傳統產業,規模也包括跨國企業到小微在地企業。

工總指出,根據製造業者反映,訂單減少、獲利減少是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有65.53%的廠商反映「訂單減少」,63.58%的業者反映「獲利減少」,僅有少部分業者表示,並未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多數恰好是因疫情受惠或是原物料上漲的廠商,例如鋼鐵業,或是近年來出口表現亮麗的電子與資通訊產業。

工總也說,業者擔心若升至四級警戒,全國全面停班、停工、停課時,將會對產業運轉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至於疫情一旦嚴重惡化,何種產業需要保持營運以及必要工作之人員,政府應檢視所有產業重要性與優先順序,做好最壞的打算,並以戰略性的思考規劃資源配置。

工總也說,業者反映最需要政府協助的前三大事項為「增加疫苗施打(75.15%)、「營業稅減免」(72.59%)、「員工薪資補貼」(71.25%)三項,其中增加疫苗施打已成為各產業類別的高度共識,而紓困僅能一時救急,惟有提高疫苗施打率,才是早日控制疫情,讓經濟活動早日恢復正常的唯一方法,所以施打疫苗在排序比紓困更為優先。

工總也說,關於疫苗的取得與施打,國內近來有許多的討論,對於全民施打疫苗圍堵疫情蔓延已形成共識,台灣無論在半導體或是其他關鍵零組件等產業都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運作,確保產業正常運行是國家戰略層次的議題,儘速完成WHO認證的疫苗採購與施打,不僅是民眾的共識,也是產業的心聲。

工總更說,政府應窮洪荒之力,儘速透過各種不同管道 增加疫苗採購,並在最短期間內,提高全民疫苗施打率至六成以上。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