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美供應鏈報告提台灣80次 台灣科技公司大警戒

美國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將台灣、日本和南韓的科技供應商與中國大陸共同列為國家安全的「危險性風險」,突顯華府強化供應鏈自主的渴望。分析師和產業領袖表示,這項報告是對亞洲的供應商示警,亞洲的業者應該準備改變其長期策略。

日經新聞15日報導,在這份6月8日發布250頁的報告中,美國官員完整說明了該國在四個關鍵領域的供應鏈脆弱性:半導體、電池技術、製藥和礦產。

這份報告的大部分內容是針對與美國競爭下一代科技主導地位的中國大陸,但也透露了華府對於依賴台灣等地供應商的擔憂。儘管台灣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與美國友好,但由於與北京的敵對關係,因而被認為具脆弱性。

一名台灣晶片業的主管說:「拜登政府在報告中指出了許多新的投資機會,因為美國正加緊努力要自力更生。」「但它(報告)也顯示出對台灣等亞洲盟友的諸多疑慮,並將它們標示為美國的重要弱點。這是我們在川普時代所未見的 ,......意味著亞洲所有的晶片公司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商業策略。」

日經指出,台灣在白宮的這份報告中被提及超過80次,日本也一樣,但「中國大陸」或「中國人」則出現了500多次。若以營收計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號稱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

華府特別擔心的是北京和台北之間的關係。中國大陸認為台灣是該國的一個省份,不排除以武力接管的可能性。美國的報告說,這兩個經濟體的公司擁有世界上許多半導體設施,這項事實使全球晶片供應鏈面臨地緣政治行動帶來的「巨大風險」。報告並表示,「即使是一個小衝突或禁運,也可能立即嚴重干擾美國,並對美國供應鏈的彈性產生長期影響」。

至於日本,華府的擔憂包括重要的晶片製造材料,因為日本供應了世界上90%的光阻劑,這是一種用於在晶圓上蝕刻圖案的光敏感材料。日本還在矽晶圓市場掌控很大的市占率,矽晶圓是製作積體電路的主要材料。此外,拜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所賜,南韓的記憶體晶片在全球居於領先。

舊金山Bain & Co專精科技、製造和半導體的合夥人Peter Hanbury 表示,半導體產業集中在東亞,帶來了威脅國家安全和獲取關鍵技術的風險。 Hanbury說,這種集中會製造一些關鍵的控制點,各國可利用這些控制點以地緣政治風險的形式對付其他國家。

他並表示,集中還會帶來運營風險,包括乾旱、洪水和地震等天災以及罷工。白宮的報告還點出台灣供水不穩定的等風險。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