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台灣移工困境 國際媒體怎麼看?

本月初,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隨即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除了確診移工進行隔離外,京元電子也將移工統一安置在宿舍內,隨著疫情升高,還有其它科技公司祭出禁止移工在宿舍「群聚聊天」的規範。目前部分移工已解除隔離,在台移工宿舍環境、具爭議的防疫措施也被國外媒體關注,登上了國際版面。

國際媒體怎麼看「台灣疫情下的移工」?

根據《金融時報》內容指出,包括佳能(Canon)、群創光電(Innolux),都有被點名在台灣科技業廠爆發疫情後,有要求移工在宿舍閉關。報導也提到位於台中的佳能工廠,下班後是將移工限制在宿舍,甚至警告他們不要聊天。根據佳能公司內部的部落格,就有「除了上下班之外不要離開宿舍,宿舍內不允許群聚聊天」的規定。

對此,佳能承認該限制可能過於嚴格,表示是基於關注員工和社區安全而有的規範,而在公司內外部提出問題後,已於6月18日根據政府建議作出修改調整。

《衛報》則是採訪了位於苗栗縣的數十名移工,這些受訪移工強調,針對工廠於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們認為,留在自己家中並保持社交距離,遠比搬到住宿要安全。一位女移工就表示:「我們都想再活著回到菲律賓與家人團聚。我們不想冒險,這就是我們不同意返回宿舍的原因」。《衛報》也在報導中補充台灣目前是處於三級警戒,並未限制民眾外出,在有人數限制下仍可以聚會。

《外交家雜誌》的報導除了陳述自京元電爆發疫情後對移工的限制,也指出台灣移工長期以來存在著由仲介扮演與雇主間的中間人角色,而仲介的剝削行為所造成的強迫勞動更是惡名昭彰。該報導撰文者Nick Aspinwall也提到,美國國國務院的年度人口販運報告中,有持續在譴責仲介帶給勞工的剝削行為,而台灣總統最近在歡迎美國代表團訪問時,並無特別回應在台移工所面臨的問題。

一場疫情讓移工宿舍環境現形

《公視新聞》報導,京元電子爆發疫情後,原先是將移工分流安置在宿舍,而本週為降載宿舍人數,有一百多名移工必須換宿,然而因搬遷過程混亂、宿舍環境髒亂,遂有移工向天主教神父陳智仁求援。陳神父表示,他了解這些移工都是因疫情關係,所以必須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但多名移工擠在一間小房間,且房間都沒有做好清潔消毒,移工也怕群聚又造成疫情破口。苗栗縣議員曾玟學本週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因著疫情趨緩,前進指揮所完成階段性任務撤出,京元電移工也陸續完成隔離,這幾天從外縣市回來宿舍準備要復工,但本週宿舍的處理卻亂成一團。

曾玟學說明,有隔離中的移工說到,他們每月要付3500元租金的宿舍,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私人物品被擅自打包得像垃圾一樣堆在走廊,且有人的床位竟已經住了其他人,而被要求搬到造橋宿舍的移工,空間比竹南宿舍更小,大多數卻仍是6人一房,只是室友換人,房間放上三組床架後只剩走路空間,許多人為此抱怨,調整後的空間變得更密集,真的能達到降載功能嗎?

曾玟學表示:「擅自移動物品跟宿舍分配的問題還是很大,把員工私人物品堆的跟垃圾堆一樣讓人很生氣也很無奈,因為已經發生,也沒辦法恢復原狀,這段時間只能不斷請勞青處注意移工宿舍狀況,避免之後再發生類似事件。」另外,他也擔憂降載的做法是不是只是把人塞到看不見的地方應付檢查,之後又會變成原樣?

《聯合新聞網》報導,對於移工宿舍必須降載疏散、進行分艙、分流,或房間共住人數依舊超過數十人等,引發不尊重移工隱私及無法達到防疫效果的爭議,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25日表示已申請立案調查。

王幼玲、王美玉指出,由於疫情持續嚴峻,據相關專家研究,新冠病毒持續快速變異,將有流感化之趨勢,根據「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對移工宿舍之規定,只有規範每位移工居住的最低坪數,沒有隔間要求,是否足以防範疫情群聚事件發生及避免疫情擴散,實有深究之必要。其他待釐清之處,還有包括移工宿舍的防疫措施為何?移工住宿,包括居住宿舍或其自行在外租屋,相關主管機關如何於不歧視之平等原則,維護移工人權並兼顧疫情管控?雇主及仲介應擔負之責任為何?相關主管機關之監控機制為何等問題,皆會在調查中進行探究。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