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訪教廷 將聚焦人權與氣候變遷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8日造訪台灣唯一歐洲友邦梵蒂岡,會晤教宗、教廷外長蓋拉格。除了表定的人權、氣候變遷議題外,雙方是否觸及去年獲續約的梵中主教任命協議,受到關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2日展開歐洲出訪行程,在結束德國、法國訪問後,今天抵達義大利。他明天將前往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教廷外長蓋拉格(Paul Gallagher)會面,談論美梵如何合作因應氣候變遷,並在世界各地促進和平與人權。

這是布林肯1月底上任以來,首次訪問教廷。美國國務院今天發布美梵關係事實清單,列出雙方關注的3大重點領域,包含因應氣候變遷,促進人權與對抗人口販運。

國務院指出,教宗長期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迫切任務上展現領導力,敦促政治領導人與公民社會照顧環境。美梵正合作努力提升各國應對氣候危機的整體企圖心,包括提高並落實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在中國踐踏香港、新疆人權引發國際關注之際,國務院表示,保護人權是美國重點優先工作,教廷也長期在全球擔任人類尊嚴擁護者的角色,「美國期待與梵蒂岡在這議題上合作」。國務院也強調,教廷長年促進宗教信仰自由,包括透過跨宗教對話等。

此外,國務院指出,美國也盼與梵蒂岡合作對抗人口販運。人口販運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是個威脅,人口販子損害法治、侵害人類尊嚴,剝奪婦女、孩童與他人人身自由。

由於去年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罕見公開反對梵中協議延續,重話奉勸教廷不要「危及自身道德權威」,美梵關係急凍。蓬佩奧去年9月訪問教廷,教宗也以避免影響美國大選為由拒見。令人好奇布林肯此次訪問教廷,是否會提及敏感的梵中協議。

不過,國務院負責歐洲與歐亞事務的代理助卿瑞克(Philip Reeker)本月21日在一場媒體簡報上,被問到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是否在梵中協議上有立場時,並未正面回應。

相關新聞

中國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量增加。2025年的發行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按年度計算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