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冷熱適度」 背後藏危機

《經濟日報》專欄指出,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表示,景氣「冷熱適度」,背後藏危機,中、歐、美三大經濟體高度繁榮並無異議,也認為各大央行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維持超寬鬆政策,不會過早放鬆刺激措施的油門。

目前金融市場的共識是景氣走向將會「冷熱適度」,但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卻對此高度質疑。

依據美國銀行(BofA)最新的每月基金經理人調查結果,目前市場的共識是基於三項核心假說:全球持續高度成長,通膨只是過渡性,及央行態度空前友善。投資人則擁抱這種「三冠王」的心態,將股市與公司債不斷推高,空頭普遍退場觀望。

伊爾艾朗對目前中、歐、美三大經濟體高度繁榮並無異議,也認為各大央行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維持超寬鬆政策,不會過早放鬆刺激措施的油門。我真正擔憂的,則是各界普遍相信目前通膨上升只會是「過渡性」。這並非因為我不承認「低基期效應」及「供需失調」兩大因素,對當前通膨上升所發揮的影響力;擔心的是已有諸多明確的證據顯示,在當前總需求依然熱絡之際,供給面已出現結構性改變。

勞動市場已出現明顯的不確定性,包括勞工技術供需失調,正在推升工資水準,而且疫情過後勞工供給也因為工作傾向生變而深受影響;再者供應鏈、庫存管理以及運輸,也正在改變。

許多投資人已經很久、甚至從來未曾經歷過高通膨時代,因此對可能拉高通膨的兩大動能並不在意。第一,表面上看來是一次性的物價上漲,卻可能蔓延到整個經濟體系;第二,通膨上升可能會是持久性,最先是原料商品及生產者物價上升,最終形成消費者物價與工資上升。基於金融市場長期活在通膨持續偏低的環境之下,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市場因通膨居高不下而出現震撼的可能性。

凡此皆使情勢更加複雜。如果這些憂慮在未來幾季得以確定,將使市場對於高成長及友善的央行政策兩大支撐力道產生質疑。由於Fed已將貨幣政策的決策架構,從依據「預測」轉為只看「結果」,因此一旦通膨並非只是「過渡性」,則Fed調整政策的時機必然落在大勢之後。Fed若太晚踩煞車,而非提前放油門,將使經濟衰退的風險大為升高,並破壞金融市場的穩定,因而進一步削弱經濟成長。

各大央行一再強調通膨只是「過渡性」,顯然忽視了物價演變的動能,以及勞動市場的運作,結果將使支持經濟均衡的力量益發不穩定。由於不穩定的風險在前,可能使我們暴露在經濟與金融傷害之中;但若央行與市場能放開思維,則這些傷害仍有可能避免。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編譯任中原)

相關新聞

2025年春季,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相繼舉行關鍵選舉,選舉結果不僅反映各國選民對經濟民生與領導力的優先考量,...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