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工作、線上活動增加 數據顯示疫情造成全球排碳量回升

從去年全球明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後,使得更多人透過網路遠距工作、上課,甚至也因為串流影音、線上購物等使用需求,導致網路使用量大幅增長,雖然整體外出活動比例大幅降低,但仍可能造成全球碳排放量增加。

依照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公布數據,預期今年全球天然氣使用量將比去年增加3.6%,恰好是去年比起前年節省用量,意味今年更多人在家時間增加情況下,包含用電量、天然氣使用量都為相對增加。

而數據報告中,預測在2022年至2024年間的天然氣使用量增長幅度,可能會隨著疫情趨緩,使得生活模式逐漸恢復正常而降低,但整體情況可能還是會比過往還高。

另一方面,從目前越來越多人傾向以遠距形式工作,意味未來在家彈性辦公比重將會越來越高,甚至未來仰賴網路運作對應各類工作與生活需求的情況也會更加密集,連帶地也會讓居家用電、天然氣使用量,或是因為網路服務使用量持續增大情況下,使得各地區資料中心運作時所產生排碳量增加,因此也可能讓Google、微軟、蘋果、Facebok等業者目標在2030年達成減碳目標面臨更大挑戰。

不過,隨著各國政府開始推動減碳,並且加強推廣使用生能源,並且加快傳統燃油車加快電動化腳步,或許仍可減緩全球排碳量增長情況,但顯然各個企業如何在未來混合式辦公模式中持續實現減碳,將會是更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