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PM2.5三年改善兩成 減量效果明顯

環保署表示,基準年為2019年的空氣汙染物排放清冊(TEDS11.0) 今(110)年7月1日已公布於環保署清冊網站(網址為https://teds.epa.gov.tw/),供各界下載,空氣汙染物排放量相較於105年基準年(TEDS10.1)減量效果明顯。

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減量約26%、硫氧化物(SOx)減量約40%、氮氧化物(NOx)減量約22%、非甲烷碳氫化合物(NMHC)減量約10%。

環保署表示,對照2016年監測結果PM2.5年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公尺、2019年降為16.2為微克/立方公尺,改善近兩成,顯示近年來環保署所執行的空氣汙染行動方案已有相當成效。

環保署自1992年起建立全國性空氣污染物排放資料庫,參考美國等先進國家三年一循環之作法,亦以每三年更新一次排放量資料庫方式辦理(三年間隔為一個基準年),本次排放清冊自108年度第4季開始籌備,範疇涵蓋全國各地區(台灣本島、澎湖及金馬),以及各污染源行業別排放量之推估調查,歷經1年9個月時間,由中央與各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完成,較過去版本建置時程縮短1年以上。

空氣污染排放清冊資料庫的建置,除支援政策擬定防制策略、核實減量結果,亦提供大型污染源模擬增量所需資料。環保署將持續滾動式更新各項排放量,同時強化執行109-112年空氣污染防制方案,攜手地方政府推動固定源、逸散源、移動源及綜合策略等4大面向27項管制措施,以全國PM2.5年平均濃度符合空氣品質標準15微克/立方公尺為目標。

相關新聞

 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目前擔任深科技創投Playground Global的合夥人,本周帶著7家新創一起來台參加活動,針對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政院邀集討論《財劃法》,原以為能敲定最終版本,沒想到朝野風暴再起!主計總處18日召開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研商會議,...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正在巴西舉行,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等組織昨(18)日發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日前在本屆氣候峰會(COP30)上提出報告,顯示因極端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