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梅克爾會面 同意共同對抗中俄

美國總統拜登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周四會面之後,同意在俄羅斯「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的爭議上求同存異,並承諾將共同對抗莫斯科的侵略及北京的反民主行動。

德國總理梅克爾卸任之前,最後一次訪問白宮。

儘管兩人看起來相當融洽,但仍存在顯而易見的分歧。拜登表示,他對在波羅的海底下建造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管道感到擔憂。

在與梅克爾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重申美方對於「北溪2號」工程的反對立場,但拜登表示:「好朋友可以有不同的意見,我們站在一起,並將繼續站在一起,我們都同意,俄羅斯不應該把能源當作武器,我們會繼續共同保護我們北約的東部盟友免於受到俄羅斯的侵犯」。

德國主張這個輸送管道工程將強化歐洲的能源安全性,減少天然氣中斷的問題。而美國和抱持反對立場的北約成員國則主張,這個從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2號」項目將破壞歐盟的能源安全和獨立原則,美國表示,這項工程將對波蘭、烏克蘭和其他美國所關心的國家構成威脅。

這個耗資11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道將繞過烏克蘭,預計將於9月完成。

拜登重申他決定不對參與管道建設的公司實施制裁,因為這個項目即將竣工。這個決定引發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批評。

梅克爾亦指出雙方意見分歧之處,但也強調兩國團結一致的地方,她表示:「我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我們擁有相同的決心,將共同應對這個時代的挑戰」。

至於是否取消歐洲人前往美國旅行的防疫禁令,拜登承諾很快就會做出決定。

華盛頓和柏林當局對於中國議題的看法也有所分歧,德國一直在尋求與中國強化貿易關係。 梅克爾對此表示:「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在許多領域裡,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然而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必須建立在我們擁有公平競爭環境的假設基礎上」。

此外,兩位領導人異口同聲表示,當他們看到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試圖破壞民主原則和普世權利時,他們將挺身而出。拜登表示,兩國將團結一致,致力於解決歐盟或任何地方的民主「倒退」、腐敗和虛假的民粹主義。

相關新聞

美國法院對Google的反壟斷案作出裁定,結果讓科技產業再度掀起討論。美國法官梅赫塔(Amit P. Mehta)本週二做出裁定:...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先後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九三閱兵,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26國領袖見證下,發表重要講話,...
在中國,股票資金的流出正在擴大。7月有583億美元流向大陸之外,創歷史新高。原因在於在房地産不景氣長期化的情況下,為了便於投資者積累資産,...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警告,美國失控債務恐引發經濟危機,甚至可能考慮債務重組;同時批評川普政府加強國家控制,社會分歧加劇,獨裁式領導風險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