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數十億桶原油 格陵蘭宣布「停止石油探勘」…怕地球受不了

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當局15日宣布,暫停所有新的石油與天然氣探勘計畫,未來將不再允許於格陵蘭極區水域或陸地上進行任何石油探勘工程。

格陵蘭官員表示,評估後認為開採的成本太高,且除了經濟方面,也應該考慮氣候變化問題,「石油開採對環境的影響太大」。

綜合外媒報導,格陵蘭島長久以來被認為可能含有大量未被開發的石油資源。格陵蘭自治政府(Naalakkersuisut)引述研究估計數據,在格陵蘭西岸蘊藏數十億桶原油資源,東岸海床下也有大量資源。

然而,格陵蘭自然資源部長納撒尼爾森(Naaja H. Nathanielsen)在聲明中表示,「經過評估,石油的探勘與開採,對環境負擔太大」、「暫停目前的石油戰略才是正確的選擇」。格陵蘭政府認為,開採石油的報酬率低,即使開採也很可能虧損。

格陵蘭農業、自給自足、能與環境部長倫德(Kalistat Lund)表示,格陵蘭政府相當認真看待氣候變遷問題,並且準備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作出貢獻。倫德說,格陵蘭政府正在為巨型水力發電項目招商引資,停止石油探勘有助於發展此項目。

據悉,格陵蘭還有四張有效的石油探勘許可證,分別由兩家小型公司持有。根據法律,如果許可證持有人繼續探勘石油,格陵蘭政府仍需依法放行。

另外,格陵蘭政府也宣布,已經通過一項法案草案,將禁止在格陵蘭探勘和開採鈾礦。鈾是一種放射性元素,主要作為核能發電的燃料,而目前主要的幾種鈾提取技術都會產生放射性廢棄物。格陵蘭政府說,「幾個世紀以來,格陵蘭人一直仰賴自然資源維生,商業活動必須先考慮自然與環境。」

格陵蘭是世界第一大島嶼,面積216萬平方公里,全境大多在北極圈內,有80%的面積被冰雪覆蓋。格陵蘭屬於丹麥王國框架內的自治國,2009年改制為內政獨立的自治區,但在外交、國防和財政方面仍由丹麥代理。過去曾有傳言,美國前總統川普有意讓美國買下格陵蘭,但說法遭格陵蘭、丹麥和美國三方駁斥。

相關新聞

美國拜登政府在卸任前1周宣布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限制AI(人工智慧)晶片出口,這不僅止於中國,而是將全世界分成3個限制級別,...
新媒體與國家之間對於社會群眾的影響向來是政治傳播學界所熱衷討論的議題,在數據導向、資訊當道的21世紀,民主國家的數位內容管制嚴謹程度不一,...
本半導體大廠Rapidus預定4月進入2奈米製程技術進行試產階段,日本媒體卻已盛傳,6月將向博通供應2奈米試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今天表示,將會採取多項舉措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包括大幅提高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