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籲:英特爾扶不起?川普想拚美製晶片 重視台灣與台積電

經濟學人21日發表專文指出,英特爾在半個世紀前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詞,也是美國技術與商業實力的象徵,如今不但跌出全球前15大晶片公司,幾乎也沒有供應任何人工智慧(AI)所需的先進晶片,淪為被補助與保護的目標。美國若把希望全寄託在英特爾,恐反而削弱整體競爭力,因此應該放眼全球,並著手解決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所面臨的挑戰。而台海局勢的穩定對台積電尤為重要,這點川普政府不應忽視。

經濟學人報導,英特爾的沒落並非一夕之間,而是一連串錯失科技轉折點所導致,因自負而錯過智慧型手機與AI兩大浪潮,敗給安謀、輝達和台積電等企業。儘管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案曾承諾提供80億美元補助及最高120億美元貸款,但公司依舊陷入困境,債務纍纍,現金流僅能勉強維持,所需的救助資金持續增加。

報導分析,與其繼續將資源投注在一間難以追趕領先者的公司,美國應重新調整策略,記取三個教訓。

第一,不要將國家的希望寄託在維持英特爾。英特爾可以將晶圓廠業務賣給資金雄厚的投資者,例如據報有意收購的軟銀,或者出售設計部門,將收益投入製造。即便如此,英特爾也可能無法追上台積電。不論哪種方式,聯邦政府都不應繼續往無底洞砸錢,入股只會讓問題更複雜。

第二,不要只關注英特爾,還要解決其他晶片製造商的問題。台積電正在尋求擴張,但在台灣超大型晶圓廠土地有限,且勞動力老化。該公司已承諾投資1650億美元,將晶片製造帶到美國。南韓的三星比英特爾更成功,正在德州設廠,但進展仍然緩慢,兩家公司都面臨技術工人短缺及許可延誤的問題。

第三,即使本土晶片製造能提升美國韌性,美國仍無法與世界脫鉤。原因之一是供應鏈高度專業化,關鍵設備與材料來自全球各地,包括來自荷蘭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與日本的晶片製造工具。

另一個原因則是台灣及其安全仍至關重要,台積電的策略是先在本土創新,再將技術擴散到全球。即便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三座晶圓廠到本世紀末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時,約三分之二的此類半導體仍可能在台灣製造。

為了保持美國晶片供應鏈的韌性,川普需要一個深思熟慮的連貫戰略,但是他憑衝動治國,這對他而言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也難怪走向錯誤方向。即便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也承認晶片戰略重要性,擔心全球在先進晶片上依賴台積電及其所在的台灣,而台灣面臨中國入侵威脅。但川普對台灣問題態度輕率,自信中國不會在他任內入侵,同時也未能提供持續支持。他對各類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提高美國製造的成本;對進口晶片課稅,則會傷害美國消費者。他以不確定性為樂,但晶片製造商需要的是穩定。

報導指出,經濟民族主義者也應認識到,盟國晶片製造商的進展本身就是對美國安全的貢獻。日韓兩國都有製造業卓越的傳統,可能比美國更有機會複製台灣的成功。但晶片製造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專為全球化時代而建。當經濟民族主義者以自給自足為基礎制定政策時,等於給自己設下一個不必要、甚至幾近不可能完成的艱鉅任務。

相關新聞

大陸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為今年下半年的重要主場外交活動,據陸方22日正式宣布,將有印度 總理 莫迪、...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貿易協議細節,預計汽車輸美關稅將會降低,但歐洲希望的葡萄酒部分維持15%。歐盟就此表示將推動美方進一步讓步。 法新社報導...
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21日出席 西藏 自治區 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批評風電和太陽能是「世紀騙局」,並稱依賴這些再生能源的州,都出現破紀錄的電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