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國際書展 多家出版社退展守讀者健康

受到數位化時代影響,出版業近年來持續迎來寒冬,在疫情的衝擊下更是雪上加霜;已連續兩年取消實體展的台北國際書展,今年更面臨將開展疫情升溫的窘境,文化部雖仍決定如期辦展,但多家主打童書的出版社表態退出,在非常時期,文化部能否兼顧國民健康且承擔文化大任,值得一同監督。

不顧投票結果 文化部執意續辦書展

國內疫情嚴峻,許多大型活動紛紛取消或改以線上辦理,今年預計在端午連假登場的台北國際書展,是否停辦議題日前備受關注,文化部長李永得11日赴立院報告時表示,將調查參展出版社意願,如果有八成以上廠商願意續辦就續辦,「我們在做最後的判斷,做滾動式的討論」。但調查結果出爐後,五成五參展廠商(出版社)認為書展應停辦或延期,文化部卻反其道而行在13日當天宣布續辦。

此舉一出引發爭議,多位立委也在16日於立法院提出質詢,其中立委王婉諭表示,書展續辦問題確實應該提前規劃配套措施,而不是拖到5月中才公布,然後在短短4天內就要廠商決定要不要參加,或是要退展,這實在太過倉促,認為主管機關這部分應該要檢討。

何謂文化精神 讀者健康為首位

截至17日,已有親子天下、天下遠見、台灣麥克出版集團(台灣麥克、維京國際、台灣東方、麥克兒童)、聯經、小兵、小魯、尖端、小光點、國語日報、風車等10餘家出版社已聲明退展。尤其視書展為讀者互動重要場域的童書出版社強調,讀者的健康列為首務。

從第一屆便參展的小魯出版,執行長沙永玲直言「直到最後一刻還不想放棄,但讀者來了生病了怎麼辦?」無論是員工或讀者若染疫,作為業者的良心都無法交代。聯經出版社總經理陳芝宇也表示,原已沙盤推演分3班制排班,也有很多新書、活動早安排好了,但最後仍在考量員工健康、參展壓力等因素下退展。

部分出版社包括時報、印刻、允晨出版、奇異果文創等則表示仍會參展,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指出,退展虧56萬,續展要另裝潢舖書虧80萬,但考量許多作家準備許久的新書都安排在書展登場,加上時報出版展攤在主題國法國館正對面,為了不讓友好的主題國尷尬仍決定參展,但書種、人手會減至30%以下。

 

相關新聞

二零二二年年底ChatGPT 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處於不確定的年代,...
ChatGPT從2022年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AI領域快速發展,在帶來無限機會的同時,科技業界卻也有不同的聲音。 2023 年...
經濟部表示,修法明定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是呼應國際發展趨勢,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投資自然必須要有制度配合,目前農委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收受企業捐贈,卻不管是否有「外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