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管法修訂 三個爭論點
蔡英文總統已宣示2050達到淨零碳排,不過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進度延宕,外界關注淨零碳排期程、碳費徵收、部會權責分工等三大爭點,環保署官員表示,疫情期間仍持續與各部會、產業界以視訊方式溝通,今年一定會送進立法院,且修法版本一定會比先前釋出草案更「積極」。
中國大陸碳權交易登場,歐盟即將於2023年實施碳關稅,南韓、日本也紛紛在去年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蔡總統雖也做出宣示,但攸關強化管制、徵收碳費的溫管法修法,如今仍是「只聞樓梯響」。
環保署去年底釋出的溫管法修法草案中,維持現行2050年較基準年減碳50%的目標,僅加上「以達成淨零排放為努力願景」,遭外界批評過於消極,環保署正檢討減碳路徑如何在修法條文中呈現,對於是否將2050淨零碳排直接入法,官員尚不願鬆口,但強調一定會比之前的草案更積極。
不過朝野立委現在提出的溫管法修法版本,多數都明確要求2050達到淨零碳排,加上蔡總統已公開宣示,就算環保署版本不納入,到立法院審查時也很難不「從善如流」。至於產業界最關注的碳費機制修法,官員表示,徵收費率等細節不會直接在溫管法中明訂,而是未來透過子法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