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調查 逾5成中小企業支持碳定價300元以上

綠色和平今天公布調查,超過5成中小企業支持碳定價每噸達新台幣300元以上;並建議「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應增設院級監管單位及成效審核機制,確保全套碳管制政策合理且符合產業轉型需求。

綠色和平今天舉行記者會,發表「2022台灣中小製造業碳管制意向調查報告」,指出8成受訪企業願與排碳大戶承擔轉型責任,超過5成支持碳定價每噸達300元以上。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洪昇邦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日前在立法院完成初審,然而,與企業密切相關的碳定價章節,目前僅知徵收對象為碳排大戶,詳細方法尚未有任何細節,讓許多可能受到供應鏈衝擊的中小企業陷入「碳焦慮時代」。

洪昇邦認為,政府應規劃並公布碳底價和未來擴充路線圖,讓中小企業也能為未來的碳費徵收及早規劃和準備,投資產業低碳升級;政府也應承諾以碳費啟動輔導,全面支援碳盤查。

洪昇邦建議,「氣候變遷因應法」應增設院級監管單位及成效審核機制,確保全套碳管制政策合理且符合產業轉型需求,確保中小企業的訴求在未來得到回應。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繁銘在會中表示,這份調查接近業者心聲,現在要掌握全世界對永續發展的趨勢,擬出產業淨零的策略;中小企業也需要政府協助更新設備、取得綠電,並制定能源管理、碳盤查、碳足跡、供應鏈管理等培訓課程。

曾繁銘說,中小企業要走向淨零的路徑很難,現在綠電都是大企業買走;若供應鏈裡的中小企業沒辦法達到減碳要求,國際料源可能會流向其他國家,造成衝擊。

曾繁銘建議碳定價參考競爭國,如韓國、中國、新加坡等的碳定價和策略,避免國內廠商受到不平等競爭;收取經費也應用於研發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協助業者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