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通膨、失業影響台經濟

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5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台灣產業呈現電子-傳產、製造業-服務業兩極化的表現,加上疫苗引進與施打進度不如預期,接下來台灣須注意國外帶來的輸入性通膨,防止失業率上升影響到本土民生經濟。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簡稱世盟)5日晚間舉辦「國際自由民主視訊論壇」,主題為「後新冠肺炎疫期對全球化之衝擊-經貿發展與自由民主」。出席該論壇的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會上表示,自2020年疫情爆發迄今,台灣雖在2020年守住防疫前半場,但今年5月仍爆發本土感染,造成逾1.5萬病例與近800人死亡。

林祖嘉表示,一年多來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大撒銀彈成為各國政府最普遍的手段,其中又以美國為代表。但這種做法一方面讓政府債務迅速提升,如美國今年首季政府債務達到28兆美元,日後或將引發經濟問題。另在各國推波助瀾狂砸銀彈下,通貨膨脹已成為國際關注問題,台灣也應注意防範。

從台灣的情況看,產業呈現出兩極化。一方面電子業、半導體業因市場需求旺盛出貨提升,但傳產出口受到打擊。同時,航空業、餐飲服務業因疫情蒙受重大損失,相形之下,製造業尤其是電子科技業仍可維持營運。

林祖嘉指出,按先前估計,若第三級警告持續到9月,或將減少台灣經濟成長率0.5到1的百分點。台灣應設法得到更多疫苗、加速推廣施打之外,未來如何減少失業和擴展財政援救,也是政府當務之急。

世盟理事長曾永權則指出,疫情爆發後,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民主的基本概念,諸如防疫過程中,以防疫為由,限制基本人權,或是擴大行政裁量權及限縮立法監督權,以及控管執政當局有負面影響的訊息。

曾永權表示,後疫時期經貿發展將與過往不同,解除防疫措施後,各國經濟活動仍需一段長時間才能逐步恢復。

相關新聞

本月8日,立法院在朝野無異議下通過組成修憲委員會,預計將審議「廢除考監兩院」及「18歲公民權」兩項修憲案,...
台灣23日針對重啟屏東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核三 )進行 公投 ,約430萬人投票支持,遠多於反對的150萬人。但提案須獲全體選民四分之一、...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