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通膨、失業影響台經濟

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5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台灣產業呈現電子-傳產、製造業-服務業兩極化的表現,加上疫苗引進與施打進度不如預期,接下來台灣須注意國外帶來的輸入性通膨,防止失業率上升影響到本土民生經濟。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簡稱世盟)5日晚間舉辦「國際自由民主視訊論壇」,主題為「後新冠肺炎疫期對全球化之衝擊-經貿發展與自由民主」。出席該論壇的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會上表示,自2020年疫情爆發迄今,台灣雖在2020年守住防疫前半場,但今年5月仍爆發本土感染,造成逾1.5萬病例與近800人死亡。

林祖嘉表示,一年多來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大撒銀彈成為各國政府最普遍的手段,其中又以美國為代表。但這種做法一方面讓政府債務迅速提升,如美國今年首季政府債務達到28兆美元,日後或將引發經濟問題。另在各國推波助瀾狂砸銀彈下,通貨膨脹已成為國際關注問題,台灣也應注意防範。

從台灣的情況看,產業呈現出兩極化。一方面電子業、半導體業因市場需求旺盛出貨提升,但傳產出口受到打擊。同時,航空業、餐飲服務業因疫情蒙受重大損失,相形之下,製造業尤其是電子科技業仍可維持營運。

林祖嘉指出,按先前估計,若第三級警告持續到9月,或將減少台灣經濟成長率0.5到1的百分點。台灣應設法得到更多疫苗、加速推廣施打之外,未來如何減少失業和擴展財政援救,也是政府當務之急。

世盟理事長曾永權則指出,疫情爆發後,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民主的基本概念,諸如防疫過程中,以防疫為由,限制基本人權,或是擴大行政裁量權及限縮立法監督權,以及控管執政當局有負面影響的訊息。

曾永權表示,後疫時期經貿發展將與過往不同,解除防疫措施後,各國經濟活動仍需一段長時間才能逐步恢復。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