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焚化再生粒料用途 環署加強把關

彰化環保聯盟發現芳苑農地被回填底渣再生粒料,但有些外觀卻呈現粉狀、沒有固化,質疑未經完善處理。

聯合報昨報導焚化爐底渣製成焚化再生粒料,部分回填農地用於農舍、菇寮等工程,可能有汙染疑慮,引發各界關注。環保署昨表示,為了減少天然資源開採才會推廣使用焚化再生粒料,未來會以公共工程為優先使用,並且加強把關粒料品質及用途,讓資訊更為公開透明。

家戶垃圾進入焚化爐經過高溫焚燒後成為「底渣」,粉碎篩分去除雜質後,再加工製為焚化再生粒料,目前國內焚化廠底渣每年可轉製成八十萬公噸再生粒料,總體再利用率約九成三。

環保署表示,焚化再生粒料處理過程要經多項程序把關並確保品質,審核通過工程適用性及合理性等多項條件後,才會交給相關單位加工使用,近年部分用於農地的案例,是作為「非種植使用」的農牧業設施基底層,不影響農作生產品質。

環保署表示,焚化再生粒料可替代天然資源,因為國內自然資源有限,若能減少天然粒料開採、優先使用焚化再生粒料,可落實資源永續利用及循環經濟,為了讓民眾安心,未來會以公共工程優先使用,並持續把關粒料品質與用途。

針對外界質疑把關恐有疏漏,環保署表示,每一筆再生粒料來源、用途及去處,從過去到現在都要上網登錄,而且要附上品質檢測報告,近年補助地方政府或輔導自設六座公辦再生粒料廠,將優化處理設施及原料品質,預計明年公辦廠處理量達國內五成七,可以供應縣市公共工程使用,也會要求地方政府協調相關局處,盤點轄內公共工程需求,優先使用再生粒料。

相關新聞

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多次舉辦人工智慧相關研討會,關注科技脈動、追蹤政策走向,...
川普政府在歷經一個多月的市場動盪後,選擇將對中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從145%降至30%,而中國亦將報復性關稅從125%降至10%,...
經歷幾番波折, 美中 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 關稅 已達一四五%,...
主計總處12日公布3月薪資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69.77%,再創新高,也就是有近7成上班族領不到平均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