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缺水 新竹台南海淡廠環評案過初審

為減輕氣候變遷造成缺水問題,水利署提出海淡廠興建計畫,新竹、台南廠環評案今天進行小組審查。環委要求補充鹵水影響評估、光電估算資料後,2案皆建議通過、送大會審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召開「台南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及「新竹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2020年無颱風,西部降雨量僅為歷年平均值2至6成;2021年百年大旱,曾文水庫於當年5月有效蓄水量僅剩3.6%、南化水庫剩7.8%,供應新竹地區及竹科的寶二水庫也僅剩3%。

台南部分,開發單位、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表示,水處理單元分2期建置,第1期產水規模每日10萬立方公尺,但第1期營運產水5年後再增加10萬立方公尺;夏月(每年6至9月)地面水量充沛,適逢用電量較大期間,在設備損害有限或可控條件下,可降載產水。

新竹部分,開發單位、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表示,預計每年6月至9月,單月產水量不高於150萬立方公尺;每年10月至隔年5月,單月產水不高於300萬立方公尺;若台電預期供電小於需求時,配合降載產水。

環評委員以台南廠為例,由於目前尚未招標,因此許多細部設計都沒有詳細資料,認為未來若有建築細部設計後,再來申請變更,否則對於環境的衝擊「現在看還是很含糊」。

由於2案都有排放鹵水議題,環委關心鹵水是否能再利用,並請開發位補充說明不同季節排放的影響,詳細確認廠區用電契約容量、太陽能光電設施及綠電憑證等數據。2案皆建議補充修正後通過。

根據水利署資料,海水淡化技術日趨成熟,能耗成本持續降低,全球已完成約2萬座海水淡化廠;台灣已完成24座海水淡化廠,離島就占21座;目前正在規劃評估興建的場址包含新竹、台南、桃園、嘉義、高雄等。

新竹台南水利署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