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美國CNBC報導,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14日表示,在近3萬名美國和墨西哥民眾參與的第三期臨床實驗中,證明該公司研發新冠疫苗安全且總體效力達90.4%。因此,Novavax表示,他們打算今年第三季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授權。

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FDA 宣布除了最後一支Novavax 疫苗可以採用緊急授權機制外,以後將不再發布EUA 給任何一家疫苗,意味國產的高端、聯亞疫苗,都將面臨無法取得美國認證EUA的狀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WHO正在推動疫苗免疫橋接計畫和大規模三期人體試驗,國產疫苗透過這些管道取得國際認同。

G7峰會在英格蘭西南部康沃爾郡進入第二天,七國領袖將發表聲明,列出防止經濟與大流行病影響世界的一系列方針,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也在周五(6月11日)在峰會開幕時呼籲解決全球不平等問題。

七大工業國組織(G7)即將在6月11日至6月13日在英國舉行年度峰會,這是七大工業國組織自2019年以來,首次舉行的實體峰會。外界預期會議期間將會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的疫苗接種進度、氣候變化等進行討論,而面對各界抨擊富國在武漢肺炎肆虐下把持資源,G7預計宣布捐贈十億劑疫苗給窮國並訂明年底前終結疫情。

行政院日前公布紓困4.0方案,多數新創事業被排除在外,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今天表示,新創事業未被認列於受疫情衝擊的商業服務業,再加上新創事業具「尚無營收」的特殊性,將被排除於本次紓困方案,政府應在疫情嚴峻下提出適用於新創的紓困補助及貸款方案,積極維繫新創事業的發展與競爭力。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6/10)抵英國,準備參加接下來幾天的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拜登與英國首相強生會面後進行記者會,談及雙方對全球事務合作達成的共識,並與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執行長聯合宣布,宣布美國將購買5億劑輝瑞疫苗,供應給全球92個中低收入國家。

當台灣與許多其它國家還在為新冠肺炎疫苗數量不足,無法保護醫護人員、高風險族群時,許多「疫苗富國」,像是加拿大、以色列、新加坡…等,卻已經在鼓勵12~15歲的青少年接受接種,引發爭議。

高端疫苗10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宣布二期試驗解盲成功,由高端總經理陳燦堅、副總李思賢共同宣布成果;至於針對變種病毒,陳燦堅舉列出目前疫苗對幾種變種病毒株的試驗結果,對英國株效果還不錯、對南非株就相對要差一點,而巴西株、印度株面臨沒有實驗體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