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這份影響將跟著我們多深?多遠?我們還有機會回到過去嗎?真正屬於這世代青年人的挑戰,或許才正要開始。

背景說明

2019年下半年開始,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我們從未想過有這麼一天,在科技醫療發達的今天,會被迫進行物理上的隔離;雖隨著疫苗研發與防疫政策的落實,各國在2021下半年開始逐步解封,但復原這場疾病大流行所造成傷害的漫漫長路,才正要開始。

疫情爆發以來,全人類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在隔離政策實施下,生存、教育、經濟上的權利,都大受影響,這世代的青年,對網路的依賴更達到高峰。我們看見世界的變化,卻無法預測他將為未來埋下怎樣的火苗;改變與檢討,更顯刻不容緩。 不論如何,我們除了希望共同撐過這場全球危機,也希望展現韌性與反思,放慢腳步去檢視應國家長遠規劃,將劣勢化為優勢,再次出發。

活動照片

相關文章

Delta變異株入侵屏東,屏東枋山群聚12名確診都是Delta變異株,屏東縣今新增1例確診案是73歲果農,準備要到醫院住院開刀前,篩檢發現確診,感染源中仍在釐清中,此案匡列124人,全數在集中檢疫所隔離。原訂7月12日為止的三級警戒,是否可能生變?

行政院26公布正式完成法律文件授權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向德國BNT原廠購買各500萬劑疫苗。有意比照兩單位緊急採購國外疫苗的慈濟基金會忍不住發聲了,慈濟表示23日已遞件向食藥署申請,期盼可獲得許可採購疫苗,「申請案唯有獲得蔡英文總統比照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給予慈濟基金會正式授權,才能圓滿進行」。

編者按: Delta病毒來勢洶洶,台灣又面臨疫苗短缺的情形,施打順序不公開透明下,引起人民強烈不滿。作家楊照近日對疫苗施打順序提出看法,他表示,政府公布的順序中,包含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的第二類,及含高中職以下教職員的第七類是「全世界疫情下的奇觀」,沒看過其他國家有這樣的排法。

總人口約1070萬的以色列至少打一劑新冠疫苗的覆蓋率超過8成,超過800萬人,其中,完成2劑施打人口也高達515萬,占比超過50%,這種接種速度領先全球,以色列 5月時恢復正常生活。 但是好景不常,印度變種病毒Delta近期已攻入以色列。《紐約時報》6月25日報導,最近在莫迪因和賓亞米納兩個城市的學校出現數十個新病例,導致數百人被隔離。以色列已經開放12至15歲的青少年預約接種疫苗,但許多青少年尚未施打新冠疫苗。

屏東一對從秘魯返台的祖孫感染印度變疫株Delta病毒,其傳染力比英國Alpha變疫病毒高60%,其他相關案例基因定序結果最快將在26日公布,若證實為Delta變異株,代表國內出現本土感染案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將全力阻絕Delta變異株進入社區,已住院的患者將加強感控治療,避免疫情擴大。

本月初,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隨即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除了確診移工進行隔離外,京元電子也將移工統一安置在宿舍內,隨著疫情升高,還有其它科技公司祭出禁止移工在宿舍「群聚聊天」的規範。目前部分移工已解除隔離,在台移工宿舍環境、具爭議的防疫措施也被國外媒體關注,登上了國際版面。

全國防疫升級至第三級並且延長,國人減少外出,衝擊民間消費,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急速增溫。根據勞動部昨(24)日發布最新統計指出,目前實施無薪假有987家,一周內大增362家;人數更是首度破萬人,達10,229人,其中以住宿餐飲業暴增近2,000人最多。

在印度首次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Delta,其傳染力為原始病毒的兩倍,歐美各國衛生單位紛紛發出緊訊,憂心其將成為引爆第三波大流行的因子,而該變種病毒也正在亞洲迅速傳播,但是由於亞洲各國加速接種疫苗的工作才剛起步2個月到2周不等,人們對人員能否恢復流動和商業活動能否重新開始都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