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報導某些疫苗技術恐遭淘汰 WHO:定期施打疫苗將成常態

根據路透社報導,其取得世界衛生組織(WHO)一份內部報告指出,未來針對新冠病毒的高危險族群,像是老年人,可能每年都要接種一次新冠疫苗。報告更大膽推測,未來像BNT與莫德納疫苗所使用的「mRNA」技術,將成為主流;AZ與嬌生使用的腺病毒載體技術,可能被放棄。

疫苗配方持續更新 每兩年追加一劑接種

路透社聲稱他們取得的這份WHO內部報告指出,這項報告在24日於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進行討論,指疫苗為對抗變種病毒,必須持續更新配方;另外,在「指標性」的基本推估情境之下,包括年長者在內的高風險群體,應該每年追加接種一次新冠疫苗,而一般人則應該每兩年追加接種一次新冠疫苗。

報告並沒有說,世衛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如何得到這個結論,但報告指出,在指標性基本推估情境中,新冠病毒將不斷出現變異,因此疫苗也需要定期更新,以因應變種病毒所帶來的威脅。

mRNA技術 可能成為主流

這份報告預估明年疫苗生產量將達120億劑,略高於國際製藥商協會聯合會(IFPMA)今年110億劑的預測,顯示WHO認為2022年的疫苗生產量不會大幅增加。文件中還指出,製造、監管審核及「某些平台技術過渡」的問題可能使明年的疫苗供應延遲。

報導說,這份報告雖然沒有指明,哪些疫苗技術,可能會被逐步淘汰,但歐盟開始大量儲備BNT與莫德納等,採用mRNA技術的疫苗上,報導推測,可能被放棄的,將是AZ與嬌生等,使用腺病毒載體的技術。

據WHO預測,明年疫苗產能最糟情況是,受到各國嚴格審批和生產方面問題拖累,導致產量僅有60億劑;最樂觀情況則是能製造160億劑,且能公平分配給全球,以及疫苗能對變種病毒展現強大又持久的效力,那麼可能無須再補打加強劑。

Gavi估計,迄今全球已接種25億劑疫苗,主要集中在富裕國家,反觀在許多較貧困國家,接種人口不到1%。WHO最悲觀的預測是,由於富國每年都須再為高危群補打疫苗,可能讓貧窮國家再次被排在更後面的順位,進一步拉大貧富國之間的覆蓋率差距。

但目前世衛方面暫不評論這份內部文件。

相關新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經過在西班牙馬德里為期兩天的激烈貿易談判,美中雙方談判代表在15日宣布「已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協議」,...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 中共 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