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可能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等產品,課徵「碳稅」,引起市場關注,中鋼、台泥皆有望因此受惠。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此波鋒面降雨雖紓緩全台水情,但多數水庫蓄水量仍偏低,請經濟部持續「多省水、多找水、多調水」謹慎因應,細緻管控用水、努力開發水源,積極推動已核定的各項水資源建設,包括防汛及抗旱都要做好準備。

國內農地違規蓋工廠情況常見,經濟部上月公布《工廠管理輔導法》(工輔法)子法之一的《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轉特目辦法)草案,將開放符合條件的農地工廠變更地目,以加速納管期程。

當前台灣政府、產業與社會在氣候變遷治理上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上,近期包括蔡總統宣稱行政院正在評估2050淨零碳排;產業界無論是八大電子業將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

國際間愈來愈重視永續議題,但離落實仍有段距離。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認為,永續議題具有複合性商機,未來誰有技術、誰有創新,誰就有解方,台灣在這件事有很棒的能力,台灣的智慧製造可以協助世界,應該去做出生態系。

最新研究顯示,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高溫死亡肇因是為全球暖化。

鋒面報到,30日全台各地陸續有降雨,德基水庫集水區上午起也持續降雨,水利署表示,這波降雨對水情有相當助益。

今年以來包括鋼鐵、石化、水泥、紙漿、玻璃等各項原物料價格同步狂飆,業者普遍認為,這不是曇花一現,原物料市場經過長期整理,許多低階產能陸續淘汰,進入新的供需轉捩點;加上接下來為了「碳中和」,包括碳稅等環保成本增加,高價原物料恐成為新常態,國內包括中鋼、台泥、華紙、台玻等將受惠。